一句:“多谢师兄。”
段玉楼坐在亭边木栏,自然雅致闲云野鹤。他打量了她一遍,被她的态度气笑了:“你没受伤就好。”
他不想和她多说了,她身后的卫旸,却又仿若要唤她名姓。他不让她回头,率先开口唤她道:“小涵。”
她本是脚尖轻抬,要转身离去了,闻声又偏过头,正撞进他的怀抱。
漂泊多年,二十二岁的段玉楼站起身来,重新将小师妹抱进了自己怀里。自离了青冥山,兜兜转转有五年,这一刻他好像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他离不开她的。
他没办法离开她。
他被这样一个拥抱轻而易举满足,在她耳边轻声叹道:“小涵,我很想你。”
他抬起眼来和卫旸对视,意味十分明显——他绝不会把她让给任何人。
可她却僵硬了身体,把他轻轻推开,敛着眉轻声道:“师兄,此处人多,莫开玩笑。”
段玉楼的笑意凝结在脸上,想说自己没开玩笑,可他看见了她认真的神色,她没有什么雀跃的欣喜,她是真的觉得他的拥抱不合时宜。
在人前不合时宜,即便此处无人,也是一样。
很久之后,傅歆和段玉楼偶然对坐一起,两个失意之人原本口风严谨,那时也不免多说了几句。
傅歆重新提起那一场荒唐的示威,段玉楼也只是苦笑道:“是我错了。”
他不该以为,因为卫旸喜欢她,她便也会对卫旸不同。他也不该,用那样的方式去提醒卫旸,不要对她有别的想法。
更可笑的是,他最最不该以为他喜欢她,她便也要以同样的感情回馈。
师父从小教导他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人要对,时机也要对。
不是所有人和事,都会在完美的时候,如人所愿。
后来,她成了銮殿里卫旸珍藏的贵妃,而他死在崩塌的青云道上。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
第62章 离京 为什么你会是这样的人?
先帝停灵八十一日之后葬入帝陵,原承思随后登基。他所收到的第一个请求,是原博衍上书,自请带妻子迁居南方。
原承思看着那折奏本,沉默了许久。
原承思和他一母同胞,看着他一路走到今天。他能看得出原博衍的能力和野心,也感觉得到他对自己矛盾的态度。
他诚然对自己有着和其他弟弟对自己一样的尊重,但又有其他弟弟所没有的不甘。他有能力,不甘平庸,但又只能蜗居上京、装作一个对政事毫不用心的闲散王爷,即便是原承思,也可以谅解他心底里那些不满。
所以原承思对他一向是宽容的。
即便原博衍和原景时凑到一起,撺掇着原景时生出野心,自己又在私下里结识朝臣将领,无一日安宁地想要给东宫使点小绊子。
哪怕是在生母薨逝之后,原博衍依旧不够老实,趁原承思处理林家焦头烂额之时,私自带着异术士去见先帝,请令要杀印珈蓝。
先帝彼时因发妻之死一病不起,将所有事都交了出去,正方便了他这七殿下浑水摸鱼,拿虚假的消息诓骗宁王,让他误以为太子即位只在朝夕之间,从而急迫不已地发动宫变。
他甚至不顾自己父亲的性命,提前联系了龙驰副使乐无忧,要她在最后一刻才能出现,试图在这一场乱局中渔翁得利。
原承思不是不失望的。
他们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父母对他的关爱不曾少于自己,他亦从不曾亏待于他,可原博衍内心的不平衡仍旧无法抹除,哪怕是不管不顾自己的双亲,也不能看他安然度日。
但是原承思依旧可以放他一次,就像放过原景时一回一样。
看在故去的父母面上,原承思可以考虑到他是自己唯一的亲弟,再宽容地包容他一次,留他一家继续在上京做一群富贵闲人。
横竖原博衍明面上不曾过分,他又何必非要学那些争议不绝的君王,将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
心比天高,力有不逮,连光明正大都不能做到,原承思可怜他。
他手执御笔朱砂,轻飘飘地将这道折子否了。
但不过多时,原博衍便入宫来,再请一次。
他的脸上带着十分虚伪的悲伤和叹惋的表情,同原承思唏嘘地说着这些天来发生的一切:为争皇位,兄弟之间杀得血流漂杵,他留在上京,不过也只是徒增伤感。
他说想带着妻子南下,一路走一走转一转,去南方看一看与北方不一样的景致。
在风流富贵里活了二十余年的王爷眉眼疏淡,同自己唯一的同胞兄长道:“陛下,或许日后还有能见的一日呢。”
年轻的皇帝心道:不会了,不会再见了。
他是真的放过了他的兄弟们,可是皇朝更迭,帝国落在了他的手中,他的兄弟们却还是离开了他。
他们当然知道原承思的仁厚,这么多年,他们这些兄弟,一直仰赖他的照拂。没有人能越过他,他便以该有的自信和该有的仁慈宽厚面对他的兄弟。
可所有人都淡淡拉开了和他的距离。没有人再称他“皇兄”,取而代之的是一句恭恭敬敬的“陛下”,他们都退开了权利的中心,用行动告诉他,他们无意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