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

  一声声带血的泣声中,无数人眼中燃起了火焰,这股火名为仇恨,迫切地渴望吞噬对手。

  朝野不少士大夫羞愧掩面,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帮助官府镇压农民起义。如今看来,此举大错特错,不仅丢掉了属于读书人的骨气,还成了夷人欺压同胞的帮凶。

  天幕里有了新的画面。

  标注着张士诚名字的长相英武的男子,来到施耐庵的隐居地前。

  “请问施先生在吗?”他敲了敲门:“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地登门拜访,想邀先生共商抗元大计,还请先生一见!”

  无人应答,张士诚推开门走了进去,看见施耐庵在书房挥洒笔墨,专心致志地撰写一物。

  凑近一看,书页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

  “《江湖豪客传》。”

  【《江湖豪客传》即为后来的《水浒传》,现代公认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采用白话文撰写的长篇小说,全文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消灭乱臣贼子,劫富济贫,使水泊梁山发展壮大的故事。

  有现代学者认为,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与元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息息相关,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就是元末起义军将领们的影子。】

  众人神色微变,迟疑着说:“梁山好汉?劫富济贫?这行为不就是匪首吗?”

  莫欺他们读书少,正经人哪会占山为王啊!

  施耐庵一位中举的读书人,竟然写这种玩意儿,真是“成何体统!”老学究们梗着脖子骂道。

  武将们哈哈大笑,倒是觉得施耐庵写的小说比一些酸腐才子白日发痴,意淫有仙女下凡嫁给他们生儿子的无聊故事有意思多了。

  【施耐庵的文学创作生涯刚刚开始,就被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召走当了军师,帮起义军出谋划策反抗元朝。

  张士诚的地盘越来越大,占据了高邮、江苏、浙江,将天下赋税尽出其半的东南膏腴之地收入囊中,如日中天。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施耐庵遇到了罗贯中,被这位小年轻的才华吸引,收他为徒。】

  外界的观众们真开眼了,敢情施耐庵写小说只为兴趣,人家的主业是造反头子!

  随手写的小说竟成了四大名著之一,谁敢信?

  《水浒传》在明清两朝是禁书,不过在天幕说明其地位后,民间不断有人偷偷阅读,藏匿此书,官府禁不住,干脆摆烂不管了。

  喜好水浒的读者小声道:“难怪施大家写的杀人场景那么真实,招招致命,武松杀了几个人刀还记得换刀,金银也要踩扁了再装进兜里带走。施大家绝对是行家,懂真功夫的,说不定手上还沾过不少人血呢”

  朱元璋委屈:“所以咱关他没毛病啊!”

  施耐庵其人本来就有造反的经历,是个不安定分子,写的又是关于造反的小说,他没砍他的头已经很善良了。

  大臣们死鱼眼,陛下你摸着你的良心说说,要不是刘伯温再三为施耐庵求情,你能轻易放过人家吗?

  【施耐庵以为自己遇到了明主,然而随着张士诚势力不断扩张,他的短视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当时的几位起义队伍中,张士诚的地盘并非最辽阔,却是最富饶的,若他能保持这种发展势头,极有可能一统天下,但他却选择了安于现状,沉溺于酒色美人,将军权大事全权交由其弟张士信处理。

  张士信的操作放在历朝历代都极为离谱,为饮酒作诗,携带大量歌姬出行前线,期望这样的人成就大业简直是天方夜谭。

  施耐庵多次劝谏张士诚无果之后,愤然辞官离开。

  这段经历让他感慨良多,离别之际,施耐庵创作了一首送别诗赠给昔日的同僚们,表达对他们的不舍之情。】

  天幕上打出了《新水令秋江送别》。

  西窗一夜雨濛濛,把征人归心打动。

  五年随断梗,千里逐飘蓬。

  海上孤鸿,飞倦了这黄云陇。

  张士诚脸色难看,都当王了享受享受怎么了,他不主动挑起战争是为了百姓好不好。

  远离战役之苦,苏州百姓多高兴啊!

  不过弟弟确实荒唐了点,带歌女去前线,他以为自己是去军队里搞文艺啊,这不故意动摇军心么?

  鲁亮等手下却是暗中犹豫,天幕都说朱元璋才是新朝皇帝,子安都跑了,他们还要在这条大船上继续沉着吗?历史难以改变,天命归明,他们要不也找个机会跑吧!

  “报!”手下的小兵急匆匆跑进来,满头大汗。

  “大王!朱重八带着三十万大军打到城下了!”

  “什么!??”张士诚大惊失色。

  【离开苏州后,施耐庵流落江湖,他拜师学艺,自学看相等多种风水技能。大多文学创作者身体柔弱,四肢不勤,但施耐庵却不一样,他是武功了得的肌肉猛男,十几人一起上都撂不倒他。

  且为人侠肝义胆,路见不平一声吼,拳打恶霸,英雄救美。

  有一年的元宵节,施耐庵上街观花灯,看见一个恶少在街尾侮辱一名妇女,他怒火顿起,用右手将那家伙提起,像摔死狗似的摔在地上。恶少吓得连连磕头求饶,施耐庵这才饶了他,谁知第二天那家伙纠集了七八个无赖前来报复。施耐庵不慌不忙地找来一根粗绳,让无赖们用绳子拴住他的双腿,然后叫他们用力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