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娃子回来的很快,周檀刚把一木盆的豆腐装进背篓里,就见人一脸喜色地走进屋。
“檀哥儿,有什么需要我干的,尽管吩咐。”
看着这小孩儿额头上的汗,他怀疑三娃子回来一路是跑着回来的。
听到他老成的话,周檀失笑。
既然想干活,他指着灶台上那一堆零碎东西,“你把那个拿上。”
说罢,深吸一口气用力将装着一盆豆腐的背篓背了起来,“把屋门锁上,我们走。”
三娃子默认最沉的背篓是给自己背的,没想到檀哥儿竟然自己背了起来,“檀哥,我来背吧,我力气比你大多了。”
这句话说的是实话。
背篓被周檀转到了身前,他感觉双肩虽然沉甸甸得有些压人,但今天只有一盆,所以重量还不算太重。
“我现在还能背一会儿,等我没力气了,再换你,我们轮流背。”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往前走。
虽然童工已经雇了,但周檀前世作为一个大好青年,还是觉得不能把担子都扔给一个六岁小儿。
见周檀坚持,三娃子背上另一只装着小秤砣和杂物的背篓,担忧地跟在了他身后,一颠一颠。
之前做牛车去镇上,周檀只顾着在晃晃悠悠的牛车里稳住身形,偶尔抬起头来,也是想着在不大却挤挤挨挨着的牛车里换换气。
这回腿儿着过去,一抬头就是大片大片的黄土地,远处还有发灰的群山,和环绕着村子的水河。
一路上怎么走也是顺着这条河流往下走,周檀猜这可能就是环水村名字的由来。
中途周檀实在背不动了,面红耳臊地换给三娃子。
结果这小子背上之后轻松得原地跳了几下,跳完还疑惑地看了看周檀,“这点豆腐真的能卖上十五文吗?”
问得周檀哑口无言,背起装着杂物的背篓就往前走。
山路颠簸,两人赶到镇上时日头已经完全出来了。
一回生,二回熟。
周檀轻而易举找到瓦子所在,三娃子身子小,在人群中更加灵活,周檀紧紧贴着的眼珠子都差点跟丢了,“三娃子你慢点!”
虽然三娃子的身手比他安全多了,但这时候的成年拐子对上一个萝卜头还是轻轻松松的。
三娃子这才从看到热闹城镇中回神,上头了的激动也渐渐平复了下来。
不怪他此时这般情态,平日都到东边或南街去送柴,很少来西边瓦子,只有赶上年节和柳条儿坐牛车来看个热闹。
有了刚才欢脱到撒手没的事情在前,刻意装得老成的形象在檀哥儿面前有所破灭,三娃子索性开始放飞自我。
此时他正嬉皮笑脸地仰着头看向周檀,“檀哥儿虽然我没有在这儿摆过摊儿,但是我知道瓦子摆摊该找谁。”
周檀惊讶地低下头,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那你来说说?”
三娃子指着瓦子最头上的那张桌子,以及桌子后头的两个身着皂服的小吏,“那张摆着的桌子和后头两个人就是平日里管着收摊位费的官差大人,直接去那里交钱,一日要两个铜板。”
他学着大人那样摸着自己瘦得带尖儿的小巴,皱着眉头努力回想之前跟人打听来的消息,“但是官爷们有时会来得很迟,咱们就先进去摆着,等到了官爷们一来会挨户去收银钱。”
周檀眼底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这瓦子里的税要价这么低,而且看三娃子轻松又毫无阴霾的神情,可见这里的官差衙役并不‘穷凶极恶’。
可能也和本朝的情况有关。
他所在的王朝叫做大焦。
除了拥有三种性别外,其他种种和他穿越前的唐宋相差无几。
本朝开国皇帝靠三万铁骑,携嫡长子武太子征战诸侯,平复乱世,建立大一统的大焦。
北巡后武帝帝崩,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如今正逢本朝武太子当政。
新天子手腕强硬,整治有度,有乃父之风。如今的大焦正值吏治清明,河清海晏,贪官污吏尽皆被武帝斩于马下,门阀世家势力大伤,朝廷新贵尚未形成气候,又恰逢刚打完一场胜仗。
如今的大焦大有盛世之初的大好气象。
周檀当时穿过西北东明桥去找李桂的时候,桥下说书的嘴上那叫一个唾沫横飞,他就顿足停留了一会儿。
听到这些时候,他承认自己心底大大地松了口气。
穿进古代不可怕,穿进乱世朝代才让人头皮发麻。
走到桌子那里,交了两个铜板,周檀手里捏着一张随意从草纸上撕下来的‘条子’,心里还有些‘真就这么简单就行了?’的怀疑和不敢相信。
今日是冬日里难得暖和,日头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瓦子到处可见挎着小篮子的人,就连摆摊的人也比那日多上不少。
三娃子还有些遗憾,“我们来得晚,好位置都让镇上住着的人早早占了。”
周檀看得很开,背着筐,一手扯着三娃子的后衣领子,防止他在瓦市人来人往的地方走丢。
两人走了半天才在瓦子的边角找到了一处不大的空地儿,正好处在卖家禽和吃食的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