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26章 革命激荡2

第26章 革命激荡2

廷做出反应,摄政王载沣紧急召集奕匡、那桐、徐世昌等重臣商议,初步决定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镇压,海军大臣萨镇冰率领水军赶赴湖北平叛。但荫昌并无实战经验,且北洋军实权仍在袁世凯旧部(如冯国璋、段祺瑞)手中,导致指挥失灵。10月15日,面对这一形势,湖北军政府决定,首先扫荡汉口敌军,然后向北推进,阻止清军南下。10月18日,双方投入战斗,汉口革命军进攻刘家庙,次日革命军占领刘家庙。此后,清军对刘家庙展开数次反攻,10月27日,清军收复刘家庙,革命军退守大智门一带。双方便在此互相胶着对峙。

  朝廷得知双方军事胶着,新军竟无可奈何?对此清廷内部对是否起用袁世凯产生分歧。奕匡、那桐、徐世昌等力主启用袁世凯,认为其掌控北洋军,是唯一能镇压起义之人。载沣虽疑虑重重,但面对革命军迅速蔓延的压力,被迫于10月14日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却以“足疾未痊”为由拒绝,提出六大条件:1 明年召开国会2组织责任内阁3开放党禁4 宽容武汉起事人员5 授予前方军事全权6保证粮饷供给。这些条件实质是要夺取清廷军政大权,迫使载沣退位、奕匡内阁下台。清廷无奈妥协,摄政王载沣于10月27日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所有赴鄂军队;11月1日,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全面掌控清廷实权。

  汉口保卫战期间(10月18日到11月27日),10月22日,湖南、陕西两省首先响应武昌起义,宣布独立,同月内,江西、山西、云南也相继宣布独立。至此,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联成一块,山西、陕西两省联成一块,云南则在西南地区呼应,革命浪潮向华东和华南地区迅速扩展。此后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先后宣布独立,至11月27日四川宣布独立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全部光复,处于清廷统治下仅剩清廷江南提督张勋镇守的南京。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南北对峙的局面就此形成。

  在全面得到朝廷实权后,袁世凯以钦差大臣身份代替荫昌指挥清军作战。 一面以武力攻占汉口、汉阳,威慑革命军;一面通过唐绍仪与南方谈判,提出君主立宪方案。革命军方面,黄兴于10月28日从上海赶赴武汉,抵达汉口督师,并在11月3日的拜将仪式上,被黎元洪代表军政府委以战时总司令,接手抵御清军的攻击。11月9日,黎元洪都督电起义各省派代表到汉会议,筹组临时政府。同时,黄兴致电袁世凯,呼吁袁世凯拥护共和。11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内阁总理。11月27日,汉阳被清军攻陷,革命军退守武昌。持续41日的阳夏保卫战,双方死亡人数超过五千人,其中,革命军阵亡将士四千两百人。由于革命军坚持共和,且南方各省革命势力不容小觑纷纷宣布独立后已经和中央形成南北对峙。孙中山回国后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虽然在袁世凯带领的清军下收复了汉口重镇,但双方在武力试探较量下袁世凯转而选择施压清廷。

  武昌起义初期,袁世凯试图以“平叛”换取清廷信任,甚至托人转告亲信:“南方军事尚易结束,北京政治头绪棼如,望唐绍仪与梁士诒协作,重启政治改革。”但随着局势发展,他意识到清廷已无挽救可能,转而利用北洋军的实力与革命军谈判,意图通过“南北议和”实现自身权力最大化。

  袁世凯最初主张君主立宪,认为这是维护中国统一、避免列强干涉的唯一路径。他对《泰晤士报》记者称:“若消灭清廷,中国必内乱,列强将瓜分。”但革命军的坚决态度与孙中山的归国打破了平衡。袁世凯权衡利弊后,选择与革命党合作,逼迫清帝退位,换取自己出任总统。他对北洋将领靳云鹏坦言:“不想背上欺负孤儿寡母的骂名”,但现实利益迫使他放弃君主制。袁世凯在确定南北和谈成立君主立宪政体不可行之后,深思熟虑后决定利用和谈扩大自身最大权利。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通过控制军事:北洋军始终听命于他,成为其权力根基。在外交上交好各国,争取列强支持(如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升自身地位。对待不同派别分化革命党:通过汪精卫等妥协派施压孙中山,迫使其让出总统职位。在舆论操纵上宣称自己是“维持秩序”的唯一人选,塑造不可替代的形象。

  袁世凯的崛起是清廷腐朽与革命党不成熟的产物。他的政治野心既源于传统官僚对权力的追逐,也反映了晚清转型期的制度真空。尽管他以和平方式终结帝制,但其后续复辟帝制的行为暴露了权力欲望的膨胀,最终导致军阀混战。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制度转型与个人野心的复杂交织,以及传统政治逻辑对现代民主的阻碍。

  夜幕深沉,袁世凯府邸的书房里灯火摇曳。袁世凯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旁的杨度神色凝重,静静地等待着袁世凯开口。

  “皙子,”袁世凯打破了沉默,“这大清的局势,如今是愈发艰难了。南方革命军势头正猛,咱们虽手握重兵,可也不能不顾及天下悠悠之口啊。”

  杨度微微点头,说道:“大人所言极是。南方孙文领导的革命党,倡导民主共和,顺应了不少民心。不过咱们手中的北洋军,仍是这局势中的关键。只是此刻,进,怕激起全国公愤;退,又心有不甘呐。”

  提到孙文,袁世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孙文……此人素有大志,四处奔走宣扬革命,蛊惑了不少人。但他太过理想化,以为靠那些民主共和的理论就能治理好偌大一个中国?哼,太天真。可不得不承认,他在海外华人还有国内一些激进青年里,威望颇高。”

  杨度沉思片刻,缓缓道:“大人,依我看,如今僵持下去对咱们并无益处。和南方接触谈判,或许是当下最有利的选择。一来可以避免生灵涂炭,落下骂名;二来也能借机试探孙文他们的底线,为大人谋得最大利益。”

  袁世凯摸了摸胡须,心中暗暗赞同杨度的话。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说道:“皙子,你说得在理。只是这谈判,必须得谨慎行事。咱们先放出和谈的风声,看看南方的反应。”

  几天后,袁世凯派了心腹秘密前往南方,向革命军传达和谈的意向。南方革命党内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终决定与袁世凯进行谈判。

  在南京临时政府那略显简陋却又处处透着新气象的办公室里,孙中山端坐在桌前,手中正审阅着一份文件。这时,秘书前来通报,袁世凯的心腹幕僚杨度约见。孙中山微微一怔,旋即放下手中文件,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是袁世凯的幕僚吧?”思索片刻后,便和秘书说道:那就告诉他明日上午10点在明孝陵相见。

  次日于上午9点杨度踏入明孝陵墓道,目光迅速扫过四周,最终落在孙中山身上,微微拱手,“孙先生,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