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这年月,果然资源极其丰富,每条船回来,都能带回许多大鱼。
只可惜没有保鲜技术,捕来的鱼,只能拿来晒鱼干,得到的容易,就卖不上价格。
干吃鱼不顶饱,配上粮食才能顶饿。
刘昊参观一圈,受到渔具限制,没捕到啥太值钱的海货。
正买鱼间,一条渔船靠岸。
刘昊隐隐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子义”。
子义是谁的字来着?
“对了,是太史慈!太史子义!”
赵云:“什么?”
“没什么。”
刘昊转过身去,就见一条七八米长的木船上,有两条大汉。
记得关于太史慈最早的记载,他是青州登莱郡人,在郡中做一小吏。
因为郡府跟刺史府争功,谁先把奏折送到京城,谁就能捞到功劳。
郡府派太史慈前往,追上刺史府的信史,把奏折骗过来销毁。
因此得罪刺史府的人,跑到辽东避祸。
直到几年后,青州大闹黄巾军。
北海国相孔融,通过其母找到他,请他回去帮忙镇压黄巾军。
想不到在这里撞见,不过也难怪,这里跟登莱郡隔海相望,能在辽东有亲友,肯定是跑到沓氏。
于是来到他们的船边。
“这位贵人可是想买鱼?”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两位壮士,就不想与国出力吗?”
“贵人此话好气魄,可是,如今叛军已灭,沓氏又远在塞外,与世隔绝,何来的大战要打?”
太史慈今年22岁,船上还有一个年近三十的汉子。
听到这话,凑了过来。
“你是何人?从未在此地见过你,可是随安乐王一起至此?不知贵人何出此言?”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