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

  秦立一听要一起出去露营,立即拉了个群,开始商量行程安排。

  江在寒看到消息时,已经被归类到“没有露营装备”组,分给了符确。

  秦立统计了帐篷数量,排列组合。一带一,陈沉跟着博士生阎本,周明远跟自己。本来还安排符确跟一个已经毕业、留在a市工作的学长,但他说自己装备齐全不用麻烦学长。还发了几张装备图和之前露营的照片。

  江在寒点开照片。

  挺齐全。

  几乎是专业水平的装备了。

  符确说自己除了念书,其它都很感兴趣。

  可能不是自谦。

  符确又说他帐篷大,可以带一两个人,于是,江在寒被分给了符确。

  楼里几乎没人了,江在寒从五层的院长办公室下来,声控灯沿路亮起又熄灭。

  “秦立,”江在寒不想在群里讲话,又不想耽误他们安排,给秦立打去电话,“我当天回来,不过夜。”

  江在寒从不跟别人共用一间卧室。帐篷也一样。

  秦立没硬劝,只说:“当天回来很赶,开夜路没问题吗?”

  “可以的。”江在寒说。

  秦立在群里重新发了分配表。

  其实不需要多此一举。

  他的名字从过夜安排中去掉,不会有人注意到。

  他不去也不会有人在意。

  江在寒推门进了办公室。

  本来月底海洋工程协会的组委会成员评选,就足够他忙,现在加上石油峰会演讲,江在寒粗略估算时间,下意识皱起眉。

  这两件事还有教课,他哪样都不能懈怠。

  james生日之后,不能再浪费时间在无用的社交上了。

  江在寒放下手机,点开申请书。

  海洋工程协会是全球性的组织,会员分不同级别。江在寒申请的是最高级别的委员会成员,需要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帮助制定行业规范、指导等,有权提出规范改动并参与投票表决。

  这个级别的会员人数固定,很少变动。年初有位委员因为身体原因退出,才开放了申请名额。

  高级委员在业界的话语权毋庸置疑,尤其在工业界,更是被争相求着结交的香饽饽。毕竟他们一句话一个提议,一点点规范的放松,就能为项目节省巨额经费。

  江在寒的自荐信很早就写完了初稿,润色过几遍,又检查了两遍,上传到协会官网。

  网站上申请人信息公开,江在寒快速看了一眼,有几个熟悉的名字。或是同在r大上过学,或是学术会议认识的同行。明天截止,他大概是最后一个提交自荐信的申请者了。

  接下来就是等通知、准备面试。

  江在寒不擅长面试。

  被很多人看着很紧张。

  即便博士的开题和答辩,讲的是他熟悉到倒背如流的内容,提问的也都是平时常常见到并总爱夸奖自己的教授,所有人都知道江在寒不可能不过,他自己也知道,但还是紧张。

  紧张到花了不必要的额外精力,把自己要讲的、答辩委员可能会问的、甚至旁听观众可能会问的所有内容背下来,独自预演十遍。

  紧张到需要偷偷吃药来维持镇定。

  上课也是。

  学生们看到的讲台上松弛有度的江教授,是他私下精确到每句话、每个玩笑、每个提问点准备之后的结果。

  学生时期的江在寒几乎不会在课堂提问。

  因为会招来同学的目光。

  这一点他会羡慕符确。

  即便不是自己专业的课,他也大大方方提问题,好像从来没有“这个问题会不会太低级”、“别人会不会笑我”、“老师会不会嫌烦”之类的顾虑。

  他可以轻松自若地和陌生人交谈、很快熟悉、随便在球场就能和人组队并被认可。享受人群中被注视,乐于结识新朋友。

  精力旺盛地关注和帮助不想干的人。

  如果群里有人因为秦立重发的名单而发出疑问,大概会是符确。

  不过就算符确问起,也仅仅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热心管事的人,不论谁从名单删去,他都会问。

  ***

  符确在微信对话框打字,想问江在寒怎么不在名单上了。

  字打一半,想想点出群,点进江在寒的对话框。

  ——江老师,不去了吗?不是答应james……

  又觉得语气像指责,不合适。

  加了句是不是有什么事和问号脸的表情,感觉有点啰嗦,别又惹江在寒误会、正襟危坐跟他划清界限。

  删删改改了半天,信息没发出去,反倒收到一条。

  来自符咏。

  靠谱的大哥效率很高,发来一张江在寒在初阳的学生信息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