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验收

  芳菲四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雩阳满目苍翠,生机盎然。雩阳县脱贫退出贫困县,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雩阳人民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拿出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尽锐出战,精准施策,迎难而上,交上了一份脱贫攻坚的出色答卷。补齐短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雩阳,这个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地方,由于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滞后。

  雩阳有着弹棉花、做缝纫的历史传统,素有“民间手艺之乡”的美誉。在思源社区,不少昔日的贫困户如今都干起老行当,从事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生产,依靠勤劳的双手点燃脱贫致富新希望,实现安居乐业。

  随着秀美乡村建设梯次推进,这片红土地上的教育新生态悄然而至。新建了计算机教室,山里孩子也能跟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大力提升教育教学环境,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和控辍保学机制,确保贫困家庭不因学致贫、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阻断代际贫困传递。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多措并举,持续发力,着眼长远,做实产业就业大文章。

  苏区时期,赣南苏区干部创造了“第一等工作”。脱贫攻坚,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再创“第一等工作”?雩阳的做法是:持续加大财政扶贫专项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增强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有了充足的资金,再加上选准了好的产业,雩阳的扶贫产业红红火火,贫困户的日子蒸蒸日上。

  走进富硒蔬菜基地,只见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新鲜的丝瓜,准备上市。

  “搬入新家就是好,生活便利,日子越过越红火!”走进贡江镇思源社区,原居住的仓前村是贡江镇最偏远的山村农户如是说。山高地少,一家挤在土坯房里。如今,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等好政策,全家搬入思源社区新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雩阳之县,达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炳宣忙着应对扶贫检查验收的紧张时期,终于在上级验收组的严格核查中结束,怀着愉快的心情,可以安心的、全方位进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转型乡村振兴工作了,祁禄镇已经投入了大批资金,抢抓工期,建好了登贤出发广场、登贤旅游集散中心,登贤驿站客户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等待疫情放开后大批旅客来体验,研学,徒步红军长征小道。

  这天,叶子早早来了党政办,找刘委员,要参加红色讲解员培训,一起来的还有小尧。

  太阳在初春的大山里,时而露脸,时而躲藏起来。一阵一阵的山风送来清新的空气,也送来了一阵一阵的寒意。

  “走,出发,到山上现场教学。”炳宣看到办公室这两人,叫上她俩上车,乘车去金沙村红军长征小道路口。

  刚刚完工的出发广场看起来更加的宽阔,雄伟的红旗雕塑,矗立在土黄色广场的中央,边上二个司令台高大威严。炳宣把车停在广场停车区,带着她俩来到讲解的第一站一一站在宽大的广场上红旗雕塑前面。

  “来叶子、小尧,这里就是首先进入的第一打卡点,无论是单位团,还是社会团或是家庭及个人,来此研学体验首先就必须来到这里,作为导游讲解员,你们该怎么做?小尧先回答,接着叶子说。”

  “我从车上把他们带过来。动员他们在此留影。”

  “下车后,我带他们到这边来,先讲解一下雕塑的意义。再叫他们在此留影。”

  “对的。叶子说的更全面。”炳宣肯定了叶子的做法。“那讲解的时候要怎么说呢?”

  “先介绍自己,然后告诉他今天的行程,再提出注意事项。”

  “看来叶子都知道的不少,可以上来讲解了,这样,我和小尧作为旅客,叶子先你来讲解。”

  “我不太会讲,刘委员,还是刘委员,你先讲一遍吧。”

  “没关系的,试试看。”

  于是叶子就开始了模拟讲解。

  “各位旅客,你们好!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叶子,很高兴为大家服务。这座主题雕像红旗,大家看,基座上书写“登贤1934”,就是长征的出发时间是1934年10月,登贤是这个地方当年的地名,是用一个牺牲的革命烈士名字来命名的县,巨幅红旗象征着长征精神,永不停息……。”

  “好,讲得好!”小尧不停鼓掌。

  “讲得真不错,不愧是做了功课的叶子,简直无可挑剔。”炳宣说完,指出了她讲解的形体语言要丰富一点。就是要半侧面对着旅客,并拢四指斜向上,指着红旗雕塑,落落大方、带着亲和力、中等语速讲。

  接着轮到小尧讲解,“大家好,我是小尧,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解,这是红旗雕塑……”

  “也不错。你俩都别忘了:欢迎大家来到红军长征小道!这是我们的金字招牌,要让每一位来此的旅客记住,来玩的地方名称。”炳宣指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俩都一一记下并演练数遍。

  来到了金沙桥头。炳宣指着登贤旅游图,示范了一遍讲解程序。就让叶子和小尧现场演练。由于景区地名比较多,他俩都没法一次性消化掉。所以讲解的过程中老是忘了一些。炳宣交代她俩拍好导游图照片,回去以后好好熟悉熟悉,记住景区名称。

  金沙桥,炳宣又叫她俩先讲一遍。她俩颤颤巍巍的走在桥上,讲解的时候十分的不自然。

  “这是登贤1934红军长征小道上的第一座木桥。全名叫金沙桥,因金沙村而得名,各位旅客,这条小道十分的巧妙。长征途中有大金沙江,这里有条金沙河,而且等下的山上还有草地,山的另一面还有铁索桥,是个微缩版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