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霍翎微服私访记》之……

  陈浩言和崔明的请罪折子,是和其它政务一起,先送到苍州行宫,再由苍州行宫转送至苍州城。

  霍翎和季衔山这一走,就走了一月有余,待在行宫里的朝臣收到风声后都坐不住了。

  所以前来苍州城送折子的不是别人,而是被霍翎留在行宫主持大局的陆杭。

  看到陆杭,霍翎就知道,她在苍州城待的时间确实有些久了。

  陆杭特意跑这一趟,除了送折子外,怕是还有催促她和安儿返回行宫、返回京师之意。

  霍翎命人赐座:“这点儿小事,让陆淮跑一趟就行了,哪里还用得着你亲自跑一趟。”

  陆淮是陆杭的长孙,许时渡的丈夫,陆家年轻一代的领头人物,这回也跟着陆杭一起过来了。

  陆杭做出捶腿的动作:“多谢娘娘体恤,只是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趁着现在多给娘娘跑几趟腿,以后再想跑就迟咯。”

  霍翎忍不住一笑,目光落在陆杭身上。

  陆杭今年已六十有五,但保养得当,望之最多五十。

  “陆卿是哀家的左膀右臂,如今陛下年纪还小,哀家身边还离不得你,你可得留在朝中多替我跑几年腿。”

  陆杭委实没想到能从娘娘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真是让人又惊讶又荣幸。

  尤其是对比一下陈浩言和崔明的遭遇,陆杭觉得自己在娘娘面前,还是颇有几分体面的。

  “有娘娘这话,微臣必定肝脑涂地。”

  “不用肝脑涂地,先将折子呈上来。”

  陆杭给陆淮使了个眼色。

  陆淮将装着奏折的匣子呈给霍翎。

  匣子最上头摆着的,就是陈浩言和崔明的请罪折子。

  霍翎一一看过,并不急着提笔批阅。

  陈、崔二人地位特殊,就算要发落他们,也得等她回到京师后再发落。

  陆杭提醒道:“下头还有一道文尚书给娘娘写的请安折子。”

  霍翎往下翻了翻,就找到了陆杭所说的折子。

  文盛安性情端凝,为人方正,所喜欢的文风也是那种朴实有物的。因为他所写的折子,也少堆砌辞藻、歌功颂德。

  但这一回,文盛安所写的请安折子,一改先前的朴实,变得清丽隽永,不仅关心了天子和太后的身体,还在末尾委婉询问陛下和娘娘何日启程回京。

  霍翎看陈、崔二人的请罪折子时没笑,看文盛安这一道没什么内涵的请安折子却是笑了。

  笑得十分开怀。

  陆杭问:“娘娘在笑什么。”

  霍翎就不信这老狐狸猜不出来:“文尚书在折子里说,哀家与陛下离京时,京师的柿子花还未开,如今他家中的柿子树已结满了果子。”

  陆杭笑着附和:“说到柿子树,微臣确实有印象。文府院中那棵柿子树都有上百年了,结的果子极甜。”

  霍翎道:“那等回了京师,哀家要向文尚书讨一筐柿子。”

  说过文尚书家的柿子,陆杭脸上就多了几分疲惫。

  从苍州行宫到苍州城可不算近,陆杭上了年纪,一路舟车劳顿,又跟霍翎聊了这么久,精神劲确实不太行了。

  霍翎命人送他下去休息,她则去了书房,处理陆杭带来的其它折子。

  批复完折子,霍翎走出书房,正在院子里散步,就见无墨抱着一摞拜帖走了进来。

  “娘娘,这些都是苍州本地势力送过来的拜帖。”

  霍翎随手拿起一份拜帖。

  展开一看,才发现里头还附带了极厚的礼单。

  礼单上的物品,就算不是稀世奇珍,也绝对价值不菲。

  “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

  无墨道:“他们想要过来给您和陛下请安磕头,又怕叨扰到您和陛下,所以来送拜帖时,还孝敬了一份厚礼。”

  霍翎道:“你收下了?”

  无墨道:“既是给娘娘和陛下的孝敬,哪里有往外推的道理。”

  而且要是不收,这些人回去以后,怕是要睡不着觉了。

  霍翎颔首,又问:“送礼最重的,是哪几家?”

  “崔家送的礼物,相较别家多了数倍;周家送的礼物,相较崔家又多了数倍。”

  霍翎笑了一下:“他们倒是舍得。”

  “何止是舍得。”无墨道,“他们都怕娘娘会因为周族长和周成弘之事迁怒到整个周家,不仅给娘娘和陛下这里送了大礼,丁大人、宋大人和无锋也各有一份,就连今早刚到苍州城的陆尚书那里也没漏掉。”

  霍翎又问了问周、崔两家的现状。

  单是高家村一案,牵扯到的周家族人就有十余人。

  这十余人,除了主支一脉的周族长和周成弘,其他人也都是依附亲近于主支的旁支。

  可以说经此一案,周家主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