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

/>
  但她想了想,还是对阳安长公主道:“娘娘待你我一向厚道。如今贵太妃不在了,要是我再搬出去,还有谁能为娘娘分忧。

  “陛下年纪也一天天大了,等过两年陛下成亲,皇后进来,我把六宫事务交到皇后手里,再搬出去与你一起住。”

  阳安长公主也不能只顾母妃,不顾母后的难处。

  况且,淑太妃在后宫里,一应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说句实在话,就是阳安长公主这个做女儿的,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阳安长公主道:“那行,我以后多进宫来陪母妃。”

  淑太妃明知她是在故意逗自己开心,还是忍不住笑了。

  母女两说了许久的贴心话,阳安长公主才说自己要去太和殿探望季衔山——前些天季衔山感染了风寒,小病了一场。

  淑太妃道:“正好,你过去的时候,顺便把我熬的鸡汤给陛下送去。”

  “母妃偏心,我在你宫里待了这么久,都没喝上一口呢。”

  淑太妃作势拍了阳安长公主一下:“还能少了你的那份。到时你和陛下一起喝。”

  阳安长公主问:“陛下最近在宫里过得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这皇宫里,谁还能委屈了陛下不成。”淑太妃被问得糊涂,“就是人高了一截,也瘦了许多。”

  自从乐平、阳安两位长公主搬出皇宫后,皇宫里就只剩下季衔山一个孩子。

  太妃们也算是看着季衔山长大的,她们和季衔山又没有利益冲突,相反,和季衔山打好关系,才能让她们在宫里活得更自在。

  太妃们就隔三差五亲手做一些衣服鞋袜,下厨做些糕点汤水,太后那里送一份,陛下那里也送一份,算是尽尽心意。

  季衔山正在书房里练字,看到阳安长公主也十分高兴:“二姐姐,你怎么过来了。”

  阳安长公主拿书本挡住纸页,不让季衔山继续练字:“听说你病了,我就顺道来探望探望你。你也真是的,病都没好全,怎么就开始练字了。”

  “已经好全了,就是还不能见风。躺在床上也没事做,看书久了又眼睛疼,可不是就只能练字了。”

  “看书眼睛疼了就叫人给你念书。”阳安长公主将食盒往季衔山面前一放,佯怒道,“我母妃也真是的,我眼巴巴进宫找她,她就只给你熬了鸡汤,还让我专门跑一趟给你送来。”

  两个姐姐中,季衔山与阳安长公主关系最好。

  听她这么一抱怨,季衔山忍不住笑了,命人去取两副碗筷,亲自给阳安长公主盛了一碗鸡汤。

  “那你赶紧帮我多喝点,我一个人可喝不完。”

  阳安长公主从季衔山手里接过鸡汤:“确实是瘦了,难怪母妃专门给你炖了鸡汤。”

  季衔山苦笑:“我这一年喝的汤汤水水,比我过去十几年加起来都多。再这么下去,实在是吃不消了。”

  “吃不消也得吃。”阳安长公主用公筷给季衔山夹了一块鸡肉,“可不能再瘦下去了。”

  季衔山苦着脸用完碗里的汤。

  天狩十一年八月,陈浩言在江南破获一起数目巨大的私盐走私案,回京向太后、陛下述职。

  几年前,陈浩言受妻族牵连,从左都御

  史迁至右都御史,外放出京,在南方各州县巡视,惩治不法,缉拿贪污。

  在燕北战事不休时,南方其实也不太平,是陈浩言动员了当地世家富商,威逼利诱,想尽办法,在朝廷赈灾粮没有送达的情况下,就先一步稳定了局势,才没有让南方的乱象波及开,影响到北方的战局。

  彼时朝中就有声音,想让陈浩言重新调回京师。

  但朝中二三品官员的位置是有数的,在位置没有空缺的情况下,还不如继续外放。

  如今他第二任任期将满,再次回京述职,就正好赶上了工部尚书周济去世,工部尚书之位空缺。

  周济是在检查一处河道施工情况时,不小心中了暑,当场晕了过去,结果没几天人就不行了。

  像周济这样劳苦功高、有才华、能任事的官员,又是死在了任上,霍翎也不免感慨遗憾了一番,给周家赐了丰厚的奠仪,又亲自给周济拟定谥号“文忠”。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在周济的葬礼过后,工部尚书之位由谁接替,就成为了朝堂上近期最大的议题。

  邱鸿振身为工部左侍郎,在为自己那位老上官哭过一场后,心底就忍不住活泛开了。

  他是太后娘娘的铁杆心腹,丁景焕已经成为刑部尚书,他有没有可能也上位成功,成为工部尚书呢?

  在朝堂上混了那么多年,要说邱鸿振没点儿野心也不可能。有机会成为工部尚书,谁愿意一直当副手啊。

  可还没等邱鸿振琢磨开呢,他家二儿子和宗室一位老郡王的小孙子在青楼为花魁争风吃醋,甚至是大打出手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师。

  先动手的人还是自己二儿子。

  邱鸿振眼前一黑,抄起棍子就开始揍儿子,谁来劝都不好使。

  次日一早,弹劾邱鸿振的折子就摆在了霍翎案头。

  不仅有御史出面,就连宗室那边也有人上折。

  邱鸿振进宫向霍翎请罪,跪在地上连声说自己教子无方。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