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苏厨> 第701章 蛮干

第701章 蛮干

  第701章 蛮干

  第七百零一章蛮干

  郭厮敦似乎有些明白了:“你们不是李婆婆手下?”

  包顺上手又是一鞭子:“蕃人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高遵裕哈哈大笑,制止了包顺,问明了种谊的布置后,抚着种谊的后背赞许道:“我军中年轻一辈的将才啊,浑身是胆,有勇有谋。好!比你兄长五郎大郎,不遑多让!”

  种谊连忙谦逊:“不敢与兄长们比肩。”

  高遵裕越看种谊越是喜欢,心底已经打起了留他在军中的主意,脸上却不显露出来:“走吧,先去迎接陛下的旨意。”

  两人上马先行,高遵裕说道:“之后我可能会出师配合王经略,八郎既然熟知陕西边情,可有意与我参谋机要?”

  种谊赶紧施礼:“种谊早欲效力疆场,无奈……无奈有人说我还不到火候。”

  高遵裕看了种谊一眼:“有人?就你那结硬寨打呆仗的便宜师父苏探花?”

  种谊嘿嘿笑道:“这次景思立覆亡,少保在京中叹息良久,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人,不是装备。”

  说完低声对高遵裕说道:“给我们的神机铳上配上了古怪的刺刀,说什么传统战术在特定条件下还是有它的优势。要是知军跟官家奏上一本,留我在边军锻炼,我师父肯定不会说什么的。摸索新军在西疆的用法,用理学的说法,这也叫实践出来得真知嘛。”

  高遵裕大笑:“就是这个理!我手里人才太少了,军司马一职,非八郎莫属!”

  ……

  熙州,兴平,王韶在帐内来回踱步:“子范,诸事应对妥当,你当得首功。”

  李宪说道:“不用说这些了,河州之事,还请经略示下。”

  王韶说道:“木征所以围城,不外两点,一是有青宜结鬼章为援,欲我往救,设伏以待;二是收募岷州蕃人,壮大其势。”

  “彼新胜气锐,未可与争,我还是决定突袭定羌城,出其不意攻其所恃,所谓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河州自为解也。”

  李宪摇头:“覆我军,杀我将,不一举而擒,其后反者,尚不知几辈。我觉得应该突击其正军,将之一鼓荡平,以儆效尤。”

  王韶也跟着摇头:“陛下和中书屡屡切诏,此战不容有失。”

  李宪说道:“如何会有失?陕西送来的情报,大旱不但只殃及大宋。夏人,青唐,都不好过,相比之下,我军资储有备,反而是三股力量里最强大的。”

  “我坚决支持苏少保的主张,矮子里边拔大个,现在就该是我大宋欺负人的时候!所以应当用赏赐激励将士,突杀木征!”

  王韶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可陛下和相公那里……”

  李宪站起身来:“此举正是为陛下和中书考虑!如今群议汹汹,说陛下失德引来天怒,正需要前方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方可消减舆议!”

  王韶看着军事地图,皱眉沉思。

  王安石于他有知遇之恩,要不是他,自己的一身抱负,怕是得等到苏油当宰执的那一天方能施展。

  他也非常自信,苏油一定会支持自己,而按照自己的方案,青唐最终必定会被大宋收入囊中。

  如今他算是理解了苏油的苦楚,陛下和相公,都不是懂得什么叫节奏感的人。

  熙河刚刚恢复,就不顾自己的反对,立刻急匆匆地设置行政区划,完全没有考虑过木征势力还强,战争还可能存在反复。

  如今才被围了一个河州,又立刻急匆匆地要求撤军,将之前的心血全部放弃,完全将战争当做了儿戏一般。

  你想玩就玩,你想不玩就不玩,你不问问人家青唐人西夏人答应不答应?!

  从情理上讲,现在的正常做法,就是增兵河州,保持当前局面。

  但是这决不是一个好选择,不管是他还是李宪,都知道这是下策。

  他和李宪都认为,必须给予木征致命的打击。

  大家的根本分歧,只在如何打而已。

  他的主张,是攻敌所必救,还是老套路,调动敌军,在运动中予以消灭。

  这种打法有风险,毕竟是在人家的故土上作战,不可靠的因素太多。

  而李宪的主张,就是强压地头蛇,打出声威气势和突然性,决战河州,震慑宵小。

  可是这样会对木征有效吗?他完全可以避入青唐,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河湟地区的蕃人,到时候又会倒过去一批。

  更要命的是,现状必须立刻打破,如果继续拖下去,岷州高遵裕那里一旦扛不住,赵顼肯定会痛责前线所有官员将领,甚至是直接取消青唐攻略。

  就在这时,王厚跑了进来:“父亲,监军,小八遣人来报,岷州大捷!郭厮敦降了!要我们这边抓紧!”

  王韶大惊:“高遵裕他怎么做到的?!”

  待到王厚将来龙去脉一讲,王韶和李宪对视一眼:“各打各的!”“速战速决!”

  王韶拉着李宪坐下:“不妨做得更大一点,咱这回来个瓮中捉鳖!”

  三日后,河州外围的宁河,一面大黄旗迎着烈烈的狂风招展。

  李宪深知西北将士都心向王韶,王韶已经选拔了三千骑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