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文豪1983> 第91章 《赞美余切》

第91章 《赞美余切》

  第91章 《赞美余切》

  王濛高兴道:“今年以来,余切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青年作家,也是大众最喜欢的青年作家!不论是上级还是其他观众,都很想要看到余切的身影。”

  刘芯武问:“余切不是在蓉城吗?为什么不让他来参加,却要我们来参加?”

  “因为余切赶不过来了,但大家不愿意错过他。”王濛直言道,“你看过这一次的节目单吗?男高音姜大为唱《问我们在想什么》,中央民族歌舞团管弦乐队来伴奏……会上的主持人有旁白……”

  “旁白什么?”

  王濛眉飞色舞:“旁白说,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前线的战士们,想那最可爱的人。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英雄胆气的青年,想他们的不懈奋斗。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全国的各族同胞,我们团结在一起。”

  “这和余切有什么关系?”

  “因为这个英雄胆气的青年,说的就是余切。”王濛说的那样高兴,就好像几年前他守在刘芯武身边说,“我写过《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就是预想到,你就是我们文坛新来的‘年轻人’,你富有生机,又对人性格外的进行关注。”

  而现在,他再次对人给出这样高的评价,但那个人不再是刘芯武。并且,他希望刘芯武来为下一个人赞美。

  刘芯武还想表示出自己的见解:“王主编,你看过最近的大新闻吗?”

  “什么新闻?余切击毙了敌人?”

  “不是,是漂亮国的总统来我们这里访问,真是有许多故事啊……既不能损失了我们的得体,也不能怠慢了客人……”

  “总统?那个演员嘛,他原先差点中枪哩——天啊,我才发现和余切是一模一样的。”王濛惊讶道,脸上有止不住的欣喜,仿佛这个巧合对他来讲是天大的惊喜。

  但为什么又是余切?

  为什么总是余切。

  刘芯武的心中,有股燃烧着的愤懑,但说出来的却是文质彬彬:“其实我想写一篇批评稿,就是有关于他《大撒把》那篇小说的,我认为那篇小说不够真实,因为他没有留过洋,也没见过几个外国人……我觉得……”

  “——他不懂,谁才能懂?”王濛没有察觉到什么,“如果一个燕大的学生在外国人最多的地方也不懂?只有外交官才能懂了。”

  “但这种小说,是不是有点扭曲事实,损害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我最讨厌上纲上线,小说就是小说,对它宽容一点,当时我对你是这样说的,现在我对其他人也这么说。”

  王濛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但他不以为然,而是拍了拍刘芯武的肩膀:

  “大家都知道,你是个温和的人,做过多年班主任,心胸要宽广——余切现在已经开始成为我们文坛的门面,是光彩的一面,是全新的力量……”

  “但是我认为……”

  王濛却根本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道:

  “新现实,军旅文学,拉美文学……”王濛说起来如数家珍,满是自豪,“哦,出道时还写过知青小说!余切是一个天才无疑了,而且有他的远大理想,大家都能看得到,你要批评他,你怎么样来批评他?”

  “我们应当保护性的批评他,鼓励性的批评他……但这样的批评是要由更具地位的人来做的,我想你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你的批评水平不高嘛……”

  王濛开了个玩笑。

  “现在我来说,你来写,你要拿去修饰一番,到大会堂上讲——”

  刘芯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觉得自己的笔在不受控制的移动:

  “我们之前所面临的困难是失去了信任,大家并不知道什么还是可信的,北岛写《我不相信》讲,‘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没有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刘芯武所写下的字迹变成了打印出来的文字稿: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似乎重新拾起了信任,79年刘芯武在《人民文学》发表《我爱每一片绿叶》,说每人的个性都是一片绿叶,新的创作者开始思考个人的重要性……”

  文字稿放在了“青年联欢会”的讲台上,为此,演讲者排练了许多次:

  “82年,李存宝写下《高山下的花环》,他描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高大全的战士形象,甚至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战场之外,这样反传统的写法引来极大争议,但最终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喜欢……”

  在正式的演讲中,刘芯武正朗声诵读道:

  “文艺理论家朱光浅教授写下《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发表在《文艺研究》上,以春雷之势,指出人性就是‘人类自然本性’,它并非专门为文学创作所写出,但却启发了许多创作者,使得他们意识到,一个个具体的,日渐丰富化和高尚化的人性之美……”

  刘芯武的眼睛离不开了,他的声音在发颤:

  “我们呼唤来了新一轮的创作者,他们冲破了原有的文艺创作禁区,或者说,他们根本是成长在没有禁区的第一代人,所以能创作出真正先进的文学作品,这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就是……”

  “——”当着六千多人的面前,刘芯武出神了,他呆呆的看着下面的内容,这些溢美之辞,正是他自己所写下来的。

  原来,他早就明白了,只是不肯承认。

  他的声音在喇叭背向的情况下,变得只有自己听到,十分安静,让他产生一种自己在自我对话的错觉,让他怀疑台下的六千多人有没有听到他的声音,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