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

  第111章

  范小蓉打电话跟赵如月说,第一批总共一千台的MP3和MP4已经出发,正在送来的路上时,秋夏面包店的生意也趋于稳定了。

  不过依然还是只卖上午十点半到下午一两点这个时间段。

  也有客人抱怨面包店关门太快,有时候来晚了就买不着,催着宁绍明开店久一点,面包的数量多增加一点。

  宁绍明每次听顾客抱怨,都会笑着点头说:“好好好,您的建议我已经记下来了,肯定多加点量。”

  “其实这段时间也在慢慢加了,但是没想到客人也越来越多,等家里的事情忙,就能全天开业,到时候不管您白天还是晚上来,都能买到。”诸如之类的话

  实际上他也就这么一说,没有真的不管不顾地去加量。

  他只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的量,就不再增加了。

  毕竟他做的面包几乎没什么放添加剂,外包装和食品保鲜卡也还没买回来。

  面包保质期比较短,现在有冰箱的人家又少。

  所以有些面包当天卖不完的话,第二天就没法卖了。

  还有些可以留个一两天的面包,比如菠萝包,肯定是第一天风味最好,第二天就不那么新鲜,第三天那口感就真不成了。

  为了保持自家店的口碑,宁绍明宁愿少挣一点钱,也要保证每天尽量不剩货。

  秋夏面包店的生意趋于稳定,宁绍明却遇到了别的麻烦。

  “最近在夜市街卖钵仔糕生意不太好了。”

  “你查过怎么回事了吗?”赵如月虽然最近不用上课,但她也要忙自己的事,有一段时间没关注夜市街那边的生意了,还真不知道最近生意不太好。

  家里用钱紧张,她没有光等着范小蓉那边的货送来,依然抽空去县城甚至市里的回收站,买一些还能修的MP3和MP4回来。

  修好之后,能卖出的就卖,暂时没人买的就留着。

  等范小蓉那边的货到了,到时候开店还能用这些二手机来做一波低价促销,吸引人气,把自己的店打出名声去。

  宁绍明说:“查过了,夜市街上也多出了好几个卖钵仔糕的摊子,人家的价格还比我们低,不过我没尝过味道怎么样,只听客人说过价格,有些客人说味道不如我们家的好。”

  他觉得自家卖钵仔糕的价格最贵,生意有被影响却没有彻底卖不出去,就是家的味道还是比较好的,这才留下了更看重味道的客人。

  只是生意还是被影响了,必须得想个办法才行。

  赵如月了然:“以前我们家摊子卖的东西,在夜市街是独一份,所以价格定得高一点也有人卖,现在有了竞争者,想要让生意回温,要么降价,要么就得换别的东西卖了。”

  宁绍明觉得降价不算个好方法:“我们在那边摆摊一段时间了,熟客有很多,以前人家一直花比较贵的价格买,现在竟然降价了,多花钱的客人可能会心里不舒服,还不如把家里的小玻璃杯全部清掉后,不卖这个了,换别的东西卖。”

  赵如月点头,觉得这样也不是不行,不管是降价还是换东西卖都有利有弊,端看他怎么去考量。

  “你想好卖什么了吗?”赵如月问。

  宁绍明说:“想好了,就卖面包。”

  赵如月没反对,但有点不太理解:“大晚上卖面包?”

  “我观察过了,县城很多面包店开门时间都在上午十点之后,但是大部分人上班时间都集中在七点到九点半之间,很多客人跟我抱怨,早上不想吃粉面、包子、油条的时候,想买个面包吃都买不到,提前买回去放的时间太长,第二天又不新鲜了,我就觉得晚上到早上这一段时间,有点搞头。”

  客人的抱怨不能全听,也不能不听,需要自己分辨哪些是对自己有用的。

  宁绍明说到面包店里的事,总是两眼放光:“我们店里的一些面包,价格不贵,成本和利润已经压到几乎是最低了,这一部分图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

  做面包的门槛也比做钵仔糕高一些,这样到夜市街摆摊,就算再出现同样的摊子,不会一下子出现好几个,也不怕别人再降价跟我们竞争,我们自己又有店,去夜市街摆摊算是赚个外快,顺带宣传一下自家的店。”

  之前卖钵仔糕是临时起意,这次宁绍明打算做长期的买卖。

  这次换东西卖之后,就一直在夜市街卖面包蛋糕这一类的东西了。

  以后最多会根据东西受欢迎的程度和摊位的保持新鲜感,换一两样,或者增加、减少一两样,但不会再换不同的食物类型。

  他继续说道:“以前总说吃隔夜的东西不好,但是你想想,面包早上做好,别人上午买回去,放到下午或者晚上才吃,是不是也过去了好几个小时?那我傍晚做好面包,别人买回去,放到早上起床的时候吃,其实时间上跟早上做好放到下午或者晚上吃也没太大区别。”

  “既然你想好了,那我支持你,就是你可能会很累。”

  “放心,我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你也是,一直低着头修理东西,也要是不是站起来走走,看看窗外。”

  两人说这话,家里孩子突然冒头:“我会监督妈妈的!”

  说话的是宁时夏,这孩子总是爱蹲在某个地方玩,有时玩虫子、有时玩玻璃珠子或者她的宝贝飞机模型。

  很多时候大人不特地去看就注意不到她。

  赵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