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

王皇后的手,她看向天幕:“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我与你同去。

  宣政殿前,张说看着天幕。

  太平公主之志,在为婉儿写诗集序文的时候,他便已然知晓。

  他本以为二人之死不过如流星一般短暂划过,留给世人的仅仅一个风华的背影。他们这一代亲眼见过她们的人尚且记得那是何等绝代的模样,若是他们不在了呢?

  他们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有谁会记得呢?

  仅凭那两句诗文吗?

  张说含笑看着天幕。

  那两颗流星最终没有陨落,她们划过长空,并不是青鸟飞过蓝天,了无痕迹,她们的余晖照到了后世。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千年之后,世人皆知你与婉儿真情。公主,您泉下有知,应当安心了。”

  宣政殿前的大臣大多被此真情感动,有低头擦泪的,有闭目缅怀的,有看到后人皆记得婉儿内心宽慰而笑的。

  李隆基却笑不出来。

  迅疾闪过的那八个字像是活生生在打他的脸。

  他费劲心思改了史册,掩藏两个人的关系,将为婉儿编撰诗集之名挪到了自己的头上,这些都算什么?

  全都白干了吗?

  他李隆基算什么?

  一个笑话吗?

  千年之后,真相大白与天下,不仅仅真相现于后世,真相还借助这个天幕,放给了他所有的臣子看!

  后面已经在传出跟读的声音了,他听到了!

  都在读那句“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李隆基在难过的想死的同时,暗自庆幸,幸好这些只有他的大臣和后宫能后看到。

  站在政治角度,所有的臣子都会与他在一起!

  他是天子,他是帝王啊!

  为了这等小事与他唱反调,那才是真正的仕途走到了尽头。

  混迹官场的那群老油条哪里会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更不可能拿全家的性命开玩笑。

  这毕竟不像第一次天幕那样,字字句句说的都是他的政治错处。

  只需在天幕结束之后,简单做些补救,此事便算揭过了。

  若是被那些满心意气的年轻文人知道,那才算糟糕透顶。

  那群文人什么都不争,就争一口气啊。

  无关利益,只讲意气。

  他们每人一支笔,那笔厉害的很。

  更严重的是,就此他将失去大批有能力的臣子,文人或会因此对他这个帝王失望透顶,拒绝入朝为官。

  国无贤臣,那是国之将倾的衰颓之势啊。

  幸好,幸好这天幕只有皇宫内才可以看到。

  可李隆基忽略了这天幕会有被整个长安看到的可能性。

  此时突有宦官慌张跑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仓促跑到李隆基面前跪下:“陛下!太学诸生集体上书请愿,请求重建上官婉儿之墓!”

  李隆基眉毛倒竖往前急走了两步,摔着衣袖道:“他们如何能知道!”

  宦官声音更小了:“陛下,现如今,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啊……”

  李隆基犹不死心:“知道了什么?”

  宦官不敢看天幕,但他清楚知道此事天幕之上的画面:“知道了……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李隆基震惊:“他们,他们如此,连自己的前途都不要了吗?”

  宦官心里苦,他甚至不敢说,不仅仅是太学那批学子,乃至整个长安城的文人都陆陆续续往皇城处赶,他们无官无爵,却有胆来集体请愿。

  官场之上,他见过太多权衡利弊之人,他们被利益趋势着,为利益权衡着,干着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

  年岁越大,便越会权衡,经验越加丰富,在官场之上游刃有余。

  可总有人还年轻着,总有人未被污浊荼毒,总有人写诗不仅仅是为了应制,更是为了一抒满腔之情,所以那个盛世大唐才得以成为诗的国度。

  皇宫门前,文人齐聚一团。

  还有些脚程慢的陆陆续续往皇城赶。

  有不理解者发问:“你们不担心此举,折损自己?”

  “无关折损,我只担心改变上官婉儿的结局只差我这一人的声音!”

  “她是一代文坛领袖啊!没有她上官婉儿,没有我今日的文学成就啊。”

  “我只求她死后有一处栖身之所。”

  “是非功过后人评说之前,史书应当如是记载,如此方算公正!”

  “千年的后人都记得婉儿之名呐,若他们也生于此时,这队伍之中,也当有他们身影。”

  天幕之上,“千年万岁,椒花颂声”的弹幕依旧没有停止。

  整个长安城里,以文人齐聚的皇宫门前为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