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天梯劫> 第64章 关汉卿

第64章 关汉卿

了八万两银子,这种成就感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张哲翰猛然想起第一次进副本,紫萝带他去的拍卖行,说“副本里的钱不是钱”是不对的,“关汉卿”可以把至元通行宝钞换成神佚物带出去,进下一个副本再换成钱。神佚物就成了货币存储器,只要神佚物能取出来的地方,都可以变现。而神殿副本里到处都是苟且偷生饥肠辘辘的天行者,用钱换神佚物简直不要太容易了。

  难怪他说“赵孟頫”是印钞机,还真的是印钞机,一晚上就印了这么多。

  “生财有道啊,老关。”张哲翰表示自己明白了“钱是钱”的道理。

  “哪里哪里,这是赵孟頫和关汉卿两位旷世奇才的杰作。”“关汉卿”谦虚地把赚钱说得冠冕堂皇。

  “哈哈哈!”张哲翰开心大笑,把小米粥都笑喷了出来。

  笃笃笃。

  “关汉卿”起身开门,陶一山脸色苍白站在门口,腿一软就要往下坠,“关汉卿”赶忙扶住,叹了口气。

  “怎么了,小陶。”张哲翰明知故问道。

  “大哥,我被你害惨了啊!”陶一山在“关汉卿”的搀扶下踉跄走到桌边坐下,抓起两个小笼包塞进嘴里。

  “大哥不是让你悠着点嘛,这怪谁啊……”张哲翰正说着,突然发现陶一山不吭气,抬头一看,小哥们正两眼发直,盯着画案上堆积成山的至元通行宝钞。

  “大哥……大哥……,别吓唬我,这么多……是钱吗?”陶一山嘴里塞着包子,口齿不清喃喃道。

  “你个乡巴佬,没见过钱啊。”张哲翰鄙夷道,夹起一块奶油炸糕,“那是关大哥的钱,你激动个啥。”

  “关汉卿”给陶一山盛了碗粥:“呵呵,可以激动,有一半是你赵大哥的。”

  “我……我还担心没钱付账出不了万花楼,一晚上都梦见被老鸨扇耳光。”陶一山可怜兮兮地说道。

  “关汉卿”走到画案边,将钱分为两份,收起一半,张哲翰见状道:“不妥不妥,这钱我不能要。说好了是你帮我找人的代价。”

  “做生意嘛,必须公平公正,既然是赵孟頫和关汉卿两位旷世奇才的杰作,就必须对半分。”“关汉卿”决然道。

  张哲翰想了想,收起宝钞,抓出一把印子金放在画案上:“那老哥也莫要推辞,这算是小弟的一点心意。”

  “关汉卿”拿起一枚金币,眼光闪烁道:“印子金?袁耽的黄金骰子,你……”

  “呵呵,看来老哥知道怎么回事,小弟就不多说了。另外,我要找的那个女人手里也有一枚印子金。”

  印子金可以通行三界,比任何副本里的钱可强太多了,“关汉卿”一眼就能叫出“印子金”和“袁耽的黄金骰子”,说明他是识货的。

  “投桃报李,泾渭分明,你很对我的胃口。”“关汉卿”的话里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呵呵,彼此彼此。”张哲翰打着哈哈,提起笔来,在画案的一张皮纸上,写下了王安石的名句: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

  雪停了,大都仿佛沐浴在一片银色的宁静之中,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雪地上,银装素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出了万花楼,张哲翰领着陶一山,按老鸨的指点,去了大都最有名的裁缝铺天衣阁。

  没说做什么衣服,只是让老板娘按“赵孟頫”书僮的标准用最好的布料配置服饰,天衣阁上下全部放下手里的活,齐心协力,不到一个时辰就把陶一山打扮得光彩照人。

  “大哥……”出了裁缝铺,陶一山又要热泪盈眶,张哲翰赶忙打断,取出十叠至元通行宝钞,“以后你要扮演好书僮的角色,买单付账,所有的后勤保障都是你的事。呃,还有,有外人在的时候不要叫大哥,要叫主公。”

  “好……”陶一山还是没忍住,哭出声来。昨天还是“路有冻死骨”的濒死乞丐,今天就成了当世名家赵孟頫的华丽书僮,一夜之间,恍如隔世。

  一头鹰隼般的飞禽如箭矢掠过头顶。

  嗒嗒嗒嗒嗒嗒。

  马蹄声响起,白茫茫的大街毫无征兆地轰鸣起来,街上的行人纷纷向两旁避让,瞪大眼睛望向同一个方向。

  白雪皑皑中,南边皇宫的方向开来一队铁骑,绵延成两条黑线,看不到头,兵强马壮,俱是蒙古以一当百名动天下的重甲骁骑,马队最前方一将手执一面黄色大纛,旗上绣有两只白色的鹰,肃穆而威严。

  头顶的鹰隼似在领路,数百精锐铁骑浩浩荡荡,气势如虹。

  “皇宫的御旗,怯薛军!”陶一山小声叫道,盯着执旗将军,“怎么是张九思?他不是太子宿卫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怯薛军是蒙古帝国和元朝的禁卫军,是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军队。怯薛(Хишигтэн)是突厥-蒙古语“番直宿卫”。怯薛起源于草原部落贵族亲兵﹐带有浓厚的父权制色彩﹐后来发展成为封建制的宫廷军事官僚集团﹐元代官僚阶层的核心部分。怯薛主要由贵族、大将等功勋子弟构成,每名普通的怯薛军士兵都有普通战将的薪俸和军衔,怯薛军纪律严明,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

  张九思四十来岁,虽然身着戎装,长相却很儒雅,让人感觉是一介书生穿着武将的衣服。

  【张九思 (1242—1302),大都宛平人,字子有。世祖至元二年,入备宿卫,侍太子真金,以工部尚书兼东宫都总管府事。十九年,高和尚、千户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