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言情女生>带空间穿越,助王爷老公搞建设> 第761章 船队路遇水匪,张县令挺身而出,护送船队平安抵达泉州

第761章 船队路遇水匪,张县令挺身而出,护送船队平安抵达泉州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更是有丰富的抢劫经验。抢匪能够从车辙印和船只吃水的深度,判断出船上和车上装载的是重金属。因此判断哪些车辆和船只是装银子的。

  杨大人做了所有的努力,但是因为他的经验不足,没有斗过当地官商勾结的盗匪。

  如果说他有失职的地方,属下不敢反驳,但是如果将税银丢失的责任全都怪罪在他的头上,将他满门抄没发卖。国王陛下,臣认为有失公允。

  那样的惩罚太过了。如果这样惩罚以后,没有其他人敢去泉州道任道台。

  没有上官治理,地方官和盗匪互相勾结。泉州道岂不是更加混乱?“

  臣恳请国王陛下三思而后行。”

  正是这番话惹怒了国王。国王愤恨地说:“既然闻大人对泉州道的事情了解的这样透彻,说的也是头头是道。那不如就把你派到泉州任那里的道台,换取杨道台的一家老小平安。”

  闻大人和文武百官听到国王这样不讲道理的言论,也都十分愤怒。但是他们却是敢怒而不敢言。

  因为国王渐渐变老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变得越来越胡搅蛮缠。

  在他身边伺候多年的忠臣,有因为一句话没说好而连降三级贬到地方的。

  还有一位监察御史,因为在朝堂上劝谏国王,说最近几年纳妾太过频繁,希望他保重贵体减少纳妾的数量,而被国王赶回家养老去了。

  因此,许多忠臣是敢怒而不敢言。倒是有一些奸臣,他们捧着国王,无论对错都会阿谀奉承。

  这样的人倒是官当的越来越大,不过从不干正事。

  闻大人这番替杨道台开罪的言辞也把国王得罪了,竟然当庭下旨,将闻大人贬到泉州道。

  国王与闻大人打赌:“如果闻道台能够将泉州道治理的风清气正。将土匪变成良民。孤王重新将闻大人调回京城,升你做二品官员。

  如果你和杨道台一样愚蠢,那就留在那边养老吧。”

  闻大人虽然并不在乎自己是几品官员,可是既然国王做得这样无情,那他也不给国王留面子。

  于是,闻大人当着满朝文武,与国王立了军令状。

  当夫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愁的差点一夜白发。

  她自己的夫君脾气倔。不愿意向国王低头。

  可是闻夫人也知道,泉州道是一个令所有官员都十分头疼的地方,那里匪患太严重了。

  因为那处地理位置靠近三国的边境。所以匪徒可以在三国境内躲藏,十分难以治理。

  现在闻夫人随着丈夫一起来赴任,原本那些道听途说的传言,如今在眼前得以证实。她更加忧心忡忡。

  闻夫人表面十分平静,可是她的内心却如波涛般汹涌。

  张县令和胡文书是泉州道所有地方官员的一个缩影。

  他们二人还是愿意主动与闻大人交好的官员。即使他们有些小心思,还是可以合作的对象。

  更大一部分官员是不愿意与闻大人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的。对闻大人发布的所有政令,都是敷衍了事地执行。

  他们背后有自己的势力,更有地方富商和世家做后盾,他们并不怕新任道台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这火能不能烧起来?还得看泉州道的地方官员,世家和商贾捧不捧场?

  如果不捧场,闻大人下的所有政令就和放屁是一样的,毫无作用。

  这些事情并不是闻夫人臆想,而是杨道台与闻大人互相书信往来之时,提到的事实。

  那种有强大背景且拒不配合的地方官员,才是最难管理的官员。

  泉州道可以说是一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在这里任道台,如果太过强硬,有可能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搭在这里。这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

  想到这里,闻夫人一个激灵,将飘远的思绪又收回来。

  没一会儿,张县令和胡文书驾着小船来到了他们的大船边上请求登船。

  船员们降下舷梯,把他们拽到大船上。

  张县令脸上洋溢着有些得意的笑容,不过在看到闻夫人的时候马上收敛。

  他十分有礼貌的给闻夫人请安。然后安慰闻夫人:“夫人,您不必担忧。下官虽然不是本地的县令,但是也常与这些往来于各县的土匪们打过交道。

  他们虽然穷凶极恶,但是也并不是全然不讲道理之人。他们也有惧怕的东西。在下官的面前,他们还是十分守规矩的。

  有下官在船上,他们不敢造次。

  下官一定将您和二位公子安全的送到泉州道。你和二位公子完全无需担忧这一路的匪患骚扰。一切都有下官承担。

  就是下关有个不情之请,还请闻夫人安全抵达泉州之时,在闻大人面前替下官多美言几句。”

  闻夫人并没有接着他的话茬问出心中的疑问:为何张县令能够号令这些水匪?难道是官匪勾结?

  闻夫人满脸感激地谢过张县令。并承诺:“那就麻烦张县令多多费心了。等到了泉州,我一定会在夫君面前替你美言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