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煅石膏

  从醉仙楼出来。

  街道上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

  江玉燕对江恒信说道:“四叔,我去益民堂买些东西!你先回去吧。”

  江恒信挑着箩筐疑惑不解:“你去药铺干啥?”

  “咋了,你爹娘生病了?”

  江玉燕摇摇头:“没有,没有我爹娘好着呢!”

  能吃能睡的。

  “我不买药,就想买点煅石膏。”

  据她了解,这个时代豆腐的做法还没有广为流传。

  豆腐脑倒是有的卖。

  之前给她娘买瓜子的时候听到别人在谈论府城的豆腐。

  由于技术被垄断,在酒楼卖到了两百文一盘。

  这利润可不是一般的高。

  她也想做豆腐。

  就算不卖那么贵,也能挣点。

  “煅石膏?那是啥?”江恒信更懵了。

  他走南闯北见过的事物也算是不少了,这煅石膏他还真没听过。

  江玉燕解释说:“就是一种做好吃的的辅料。”

  这么说也没有错吧!

  可不是辅料吗?

  没有石膏,豆腐可做不出来。

  江恒信点点头道:“行吧,那我在茶摊等你一会。”

  江玉燕:“行,我马上回来。”

  江玉燕和江恒信分开后,独自一人朝着益民堂药铺走。

  她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脚步轻快。

  益民堂药铺位一如既往地热闹。

  伙计的正在柜台后整理药材,见江玉燕进来,抬头笑道:“姑娘,要买什么药?”

  江玉燕走上前,语气温和:“小哥,我想买些煅石膏,不知道这儿有没有?”

  小哥闻言,眉头微微一挑:“煅石膏?”

  “姑娘要这东西做什么?可有药方?”

  江玉燕笑了笑,解释道:“掌柜的,我是用来清热生津的。”

  “早前听闻《伤寒论》中的白虎汤,就是以石膏为主药,用于清热生津。”

  “我不是拿来乱用的。”

  她当然没有读过伤寒论,不告诉前世刷短视频的时候偶然刷到的。

  当时学化学学的天昏地暗。

  突然刷到个学过的石膏,一下就记住了。

  伙计哪知道伤寒论是什么,一旁的掌柜却目露惊诧。

  眼前这个衣衫褴褛的小姑娘竟然还知道《伤寒论》。

  就是他,到了这把年纪也未曾真正研习过这《伤寒论》。

  伙计下意识看向掌柜的,想让掌柜的拿主意。

  掌柜的点点头,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布袋,打开后露出里面白色的粉末:“这就是煅石膏,姑娘要多少?”

  江玉燕看了看袋子里的煅石膏,问道:“掌柜的,这一袋多少钱?”

  掌柜的笑道:“这一袋不多,也就半斤,十文钱。”

  江玉燕点点头,从袖子里掏出十文钱递给掌柜的:“那就来一袋吧。”

  心中忍不住咋舌,这东西可真贵。

  抵上半斤盐了都……

  掌柜的接过钱,将袋子递给江玉燕,笑道:“姑娘拿好。”

  江玉燕接过袋子,道了声谢,转身离开了药铺。

  她将袋子小心地收好,心里盘算着回家后如何开始制作豆腐。

  她知道,煅石膏是点豆腐的关键,只要比例掌握得好,豆腐的口感一定会非常细腻。

  走在回家的路上,江玉燕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豆腐成品的模样。

  豆腐不仅可以做成各种菜肴,还能做成腐竹、豆干,甚至可以用来做豆花。

  可惜没有辣椒不然……

  配上辣椒就更美味了。

  昨天大哥又从镇上王掌柜那买了黄豆,又去了县里购置一批黄豆。

  正好可以用来试验。

  “就算不卖出去,好歹也改善一下伙食吧!”江玉燕低声自语,嘴角微微上扬。

  和江恒信汇合后,两人马不停蹄地赶回家。

  回到家后,江老爷子已经带着一大家子的人去地里翻地整土了。

  就留了周氏和几个姑娘在家看家外加干点家务。

  在青石村一年可以种两轮粮食。

  也就是现代常说的麦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