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豆腐坊泡汤

  江老爷子轻咳一声:“铺子的生意也不是不做,只是往后延一些而已。”

  “毕竟二郎的考试重要不是?”

  江老爷子说着,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周氏身上,语气郑重:“咱们江家世代耕读传家,如今二郎是个好苗子,自然要全力供着。”

  他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继续道:“铺子晚些开不打紧,可二郎的前程耽误不得。”

  “若是这次能考上童生,明年再中个秀才,咱们江家才算真正改换门庭。”

  他虽然现在是官身,到底是个不入流的,要是二郎以后能考上举人……

  周氏听了,虽然心里还有些不痛快,但也知道老头子说的在理。

  老大这童生是当了一辈子,可二郎……先生也确实说是个好苗子。

  她叹了口气:“道理我都懂,只是……”

  “只是什么?”江老爷子放下茶碗,声音沉了下来,“难道你不想看着咱们家出个秀才?不想将来有人喊你一声‘老夫人’?”

  这话戳中了周氏的心事。

  可……那也没有银子来的实在。

  周氏一口气噎在喉咙里,上不去也下不来。

  她算是看明白了,老头子这是铁了心要把钱先紧着二郎用!

  她咬了咬牙,终究没再吭声。

  就在屋里气氛凝滞时,江书行突然站起身,深深作了一揖。

  “爷奶,爹娘,我有话要说。”少年清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实在不必为我破费。旧墨还能用,纸笔也够使唤。”

  “至于那些文集考题就更不必了。”

  他抬起头,眼神坚定:“这些时日已将四书五经温习数遍,前日做的时文,先生也说有七分火候了。”

  “这次童试,我有信心凭真本事考过。”

  周氏闻言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却被江恒仁抢了先:“糊涂!”

  江恒仁一拍桌子:“科举场上,笔墨就是读书人的门面。”

  “你拿着秃笔糙纸去应试,考官还没看文章就先低看你三分!”

  江书行却不卑不亢:“但我以为,真才实学才是根本。”

  李氏急得直拽儿子衣袖:“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爹和你爷这是为你好……”

  “娘,”江书行转身对母亲郑重道,“这些年家里为了供我读书,已经节衣缩食多年。”

  “我不愿因一己之私,耽误全家生计。”

  周氏听到这话,心头那股郁气突然就散了。

  江老爷子盯着孙子看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笑得胡子都抖了起来:“好!好!我江家的孙子有志气!”

  他转头对周氏道:“老婆子,你听听,这才是读书人的骨气!”

  周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连连点头。

  “不过……”江老爷子话锋一转,竖起一根手指,“笔墨可以凑合,但新出的《时文观止》还有那些文集必须得买。”

  “听说今年主考的学政大人就偏好这类文章,咱们不能在这上头吃亏。”

  江书行刚要推辞,江老爷子就摆手打断他:“这事没得商量。”

  “你既然要为家里考虑,就更该明白,这些银子不是花在虚处,是实实在在的用在你身上的。”

  周氏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心里那团刚熄灭的火又“噌”地窜了上来。

  可江老爷子已经拍板,谁再说都没有用。

  “去把钱拿来吧,十两。”

  这话显然是江老爷子对周氏说的。

  周氏狠狠剜了江恒仁一眼,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老大,你好大的胆子!”

  “现在学会串通外人一起来蒙骗家里了是吧?这书是镶了金边还是嵌了玉?要这么些银子!”

  “你闭嘴!”周氏转头就冲老爷子发作,“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们父子俩合起伙来算计我!”

  “合着这家里就你们姓江的是一家人,就我是外人!”

  “这些年我省吃俭用,一个铜板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老大和老二不争气赌坊欠了五十两,刚还完外债,又是十两银子买书!”

  屋里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江玉燕打量着周氏,却发现周氏虽然是在骂江恒仁,眼睛却一直瞟着江老爷子,显然是指桑骂槐。

  江老爷子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得铁青,手中的茶碗“啪”地一声重重搁在桌上:“住口!老大老二的事早就翻篇了,你现在提这个做什么?”

  周氏被这一喝,气势顿时弱了三分,但嘴上仍不饶人:“翻篇?那五十两银子可是我卖了陪嫁的金镯子才凑齐的!”

  “如今又要十两,你们当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屋里顿时鸦雀无声。

  江恒仁扑通一声跪下了:“娘,儿子知错了。这书……儿子这就去退了,绝不再让家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