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第356章 妥妥的降维打击

第356章 妥妥的降维打击

  题目看似很简单。

  可对于古人而言,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李侯爷原本想搞一些物理实验的,比如如何把熟鸡蛋放进玻璃瓶什么的。

  但总觉得那样太欺负人了,人家老葛就不要面子吗?

  没办法,谁让李侯爷心善呢,就从上辈子的一篇小学课文里选了一道题。

  在葛尔东赞看来,这就是一箱金银带来的好处。

  李家人的口碑一直很好:只要出得起价钱,李家人是真办事。

  几乎没经过任何丝毫,葛尔东赞脱口而出:“当然是十斤重的铁球先落地,因为他的重量是小铁球的十倍,降落速度自然也是小铁球的十倍。”

  “唉!”李北玄无奈地摇摇头,“老葛,你这……”

  “侯爷,难道外使错了?”葛尔东赞不解道。

  “送分题啊。”李北玄一阵捶胸顿足,“给你机会你也不中用啊。”

  “难道小铁球先落地?”葛尔东赞有些发懵,“不应该啊,一定是大铁球先落地的。”

  “老葛呀,同一种物体的下降速度,跟物体本身的重量是没有关系的!”李北玄无奈地让一名锦衣卫登上屋脊。

  锦衣卫的右手托着十斤重的铁球,左手托着一个一斤重的铁球。

  当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在场的所有人全都惊呼出声。

  因为他们看见了,两个铁球是同时落地的。

  “这,这,这……”葛尔东赞看得目瞪口呆。

  智商是个好东西,他想给自己的智商讨回一个公道。

  “侯爷,准备下一题吧。”葛尔东赞信心满满,“正所谓三局两胜,后面两道题我一定会解开的。”

  “老葛,能帮你的我尽量帮。”李北玄压低了声音,“这第二题,是十岁孩童做过的一道算术题。”

  “十岁算什么?”葛尔东赞一挑眉毛,“侯爷,你整十五岁的。”

  “十五岁的你确定能行?”

  “必须行,我必须为我的智商讨一个说法。”

  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官员相互对望,心里纷纷表示遗憾:瞧见了吧,葛尔东赞的水平,也就停留在十五岁之前了。

  “陈大人,那就请出第二题吧。”李北玄淡淡道。

  陈平清了清嗓子,“京城东郊有一处牧场,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已知养牛二十七头,六天把草吃尽;养牛二十三头,九天把草吃尽。问,如果养牛二十一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

  说出这个题目的时候,陈平的老脸差点红了,这尼玛是十几岁孩子能算出来的题目?

  之前,李北玄出题的时候,陈平足足一个时辰都没算出来。

  几乎把各种算学书都翻烂了,才从《九章算术》里面找到类似的题目。

  “外使,你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用于计算。”陈平顿了顿,“你也可以请使团成员一起来计算。”

  有了陈平的提醒,葛尔东赞猛地一拍脑门,很快就找来使团中的几位算术天才。

  随着倒计时开始,几人立刻拿起纸笔,演算起来题目。

  然而,忙活快半个时辰了,直到他们急得脸上满是汗水,也没把题目算出来。

  演算的时间结束,葛尔东赞没有怀疑人生,而是质疑起了自己的智商。

  三局两胜,第二题又输了。

  最终,在李北玄公布了答案之后,葛尔东赞等人才恍然大悟。

  立刻翻找草纸,里面确实有一个答案是十二天。

  但这个答案却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反推出来的。

  在算不出来答案之后,葛尔东赞让人把天数控制在十五天之内,然后进行反推。

  确实推论到了十二天,只是通过演算之后,和推论的结果对不上,就放弃了这个答案。

  所以,老葛还是有些不服,“尚书大人,外使想听听第三题。”

  “第三题,就很值得推敲了。”陈平清了清嗓子,“我武朝渤海舰队中有一艘补给舰,舰船上共有三千六百个部件。在维修期间,会不断地更换零部件,当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更换一遍。请问最终产生的这艘补给舰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补给舰,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如果用维修时换下来的老部件重新建造一艘补给舰,那么两艘舰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补给舰?”

  “尚书大人,为何不问外使,我妈和我几个媳妇同时掉水里,我先救谁呢?”葛尔东赞神色复杂地陈平,哲学这东西就是一群精神病搞出来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尤其是这种悖论。

  这道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是不是以前的补给舰不仅取决于新部件与旧部件的相似程度,还取决于回答者对补给舰的最新记忆。

  如果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就会回答是;如果相差明显就会回答不是;当然也会存在一种中间状态,导致好像是,好像又不是模棱两可。

  “老葛,我觉得第三题,你心中已有答案了吧。”李北玄满眼期待地看着葛尔东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