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抄家

  只不过笑容里还带了一丝苦涩的意味。

  “陛下,党争如今可是愈发严重了。”

  姚浔之叹了一口气:“哎,可不是吗?还好你来了,不然今日定是要闹得不欢而散了。”

  不欢而散?

  怕不是陛下“不欢”,然后臣子“散”吧...

  “你就说她们,这简直是为了斗争而斗争啊!双方都快把目的写在脸上了,是真觉得朕是盲的吗?”

  “陛下消消气,这恐是前朝遗风,待您整治一番后,应该会好很多吧。”

  姚浔之无奈扶额,坐在了御花园的长椅上。

  姜佩卓见她疲惫,便没再说话,拉着夫郎走到亭边,看逐渐泛黄的柳叶。

  “和您初相识时,柳叶才刚刚冒头呢。”谢君宴感受着手下干枯的触感,回想到了从前。

  姜佩卓念他今日站立时间过久,按着他的肩膀,让他坐在了石凳上。

  姚浔之睁开双眼,看到的便是二人言笑晏晏的样子,瞬间又将眼睛闭了起来。

  累...

  索性姜佩卓心中还装着家国大事,片刻后便和谢君宴谈论起了刚才朝堂上的事情。

  “妻主有所不知,近几年的风气均是如此。之前是根据各位皇女分成了不同的党派,现如今陛下继位,原来的‘太女党’便分裂成了多个不同党派。”

  听着谢君宴的介绍,姜佩卓逐渐满脑子问号。

  她们斗来斗去的目的是什么啊?

  最开始不是同心协力吗?

  怎么大业已成后,反而分道扬镳了?

  诶,等下?那...那些来她家里拜访的人...?

  “是的,妻主,她们都是来拉拢您的。毕竟您是当朝大元,最为纯粹的太女党。”谢君宴看穿了妻主的心思,主动开口解惑。

  “更何况,拉拢了您,也就算是拉拢到了姜大人。”思忖一番,谢君宴补充道:“还有我和阿淮。”

  但好在姜佩卓因为公务繁忙抽不开身,不得已拒绝了所有人的来访。

  怪不得后面再碰见,那些人的眼神都变得很奇怪呢。

  谢君宴忍不住笑意:“估计她们都觉得您是孤臣呢。”

  “那赵澄呢?看得出她属于哪一派吗?同样是陛下近臣,她定也是炙手可热啊。”说道八卦,姜佩卓压低了声音。

  “这...”谢君宴有些犹豫。

  “之前赵大人的形象在百官心中着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所以、所以没人敢去拉拢...”

  “哈哈哈哈哈!”姜佩卓从没想过竟还有这种理由。

  “也是,”姜佩卓道:“就姓赵的那人的性格,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受得了的。”

  二人开始谈论关于番邦来朝的事宜,姚浔之休息妥当,慢慢睁开了眼。

  结果睁开眼看见的就是姜佩卓为谢君宴摘取头上落叶,谢君宴报以莞尔一笑的场景。

  姚浔之:不是在议事吗?

  她还是走上前去,一边走一边怀疑这男子到底是不是谢君宴本人。

  和他相识这么多年,姚浔之从未见过谢君宴会有这么多的笑容。

  见姚浔之前来,二人也纷纷起身。

  “您休息好了?刚好我找您有要事汇报,是谢大人同臣一起商议的结果。”说着,姜佩卓从衣袖中掏出了一份奏折。

  归宁第二天她就这讨论的内容,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只待谢大人递交折子后,她去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你别告诉我你归宁日和谢大人一直在处理政事。”

  姚浔之说了和赵澄一模一样的话。

  谢君宴听后有些后悔,自己当时应该拦住阿母的,妻主也不会被大家笑了。

  “对啊,我还是第一次同谢大人讲那么多话,谢大人可真是令人敬佩,不知不觉中,数个时辰便过去了。”姜佩卓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好。”

  姚浔之挠了挠头,往书房走去。

  明明自己从未离开过京都,怎么朝堂变成了她看不懂的样子呢?

  原来齐心协力的同僚们开始了互相争斗。

  刚休婚假结束的臣子提交了一份很长的议事奏折。

  算了,政事要紧。

  细细看完折子的姚浔之不由得啧啧称奇,她记得距离谢母汇报此事才不过数日时间,她们二人便能准备出如此完备的方法。

  感受到姚浔之突变目光的姜佩卓:?

  果不其然,下一秒便收到了陛下安排的新任务——负责与番邦的对接等具体事项。

  姚浔之提出了要求。

  首先是准备好之前西行贸易中最受欢迎的货品,作为通商的主要部分。

  其次...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