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去房山社一趟

  第38章 去房山社一趟

  七七八八的东西买完,再把河虾送到国兴大饭店,今天花出去的钱和赚的正好持平了。

  两人带着那些东西回到渔船上。

  林义看了果然又念叨了起来。

  林琴和陈文军已经习惯,把东西放下后,他们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开荒和赚钱安排。

  林琴把剩下那些钱拿出来,道:“咱就剩三百多,盖房子显然是不够用的,得一边开荒一边攒钱,争取今年过年前搬新家。”

  “有志气!”林义笑得合不拢嘴。

  陈文军连连点点头,“那我们怎么安排?要不以后早上你帮我一起把鱼送到菜市街,我来卖鱼,你先去荒岛?不行不行.你也不会撑船!要不这样!我一早先送你们去荒岛,再去卖鱼,回头再去国兴大饭店送货,就是要多跑一趟。”

  似乎怎么安排都不好。

  林琴想了想,道:“还是我们一起吧,早上一起去菜市街卖鱼,早点收摊去送货,回来你去开荒,我去钓鱼,笋壳鱼等傍晚的时候再抓也行。”

  “妈妈,还有我们,我们也可以帮忙,我们在家钓鱼!”刘丫丫兴奋地举着手发言。

  陈平安也跟着一起举手。

  林义呵呵笑道:“好好好!外公跟你们一起,咱三个在家钓鱼,你们手气比外公好,多钓几条大鱼,到时候住大房子!”

  两个孩子被林义画的大饼哄得不知道东西南北,一个劲儿地点头,恨不得现在就拿着鱼竿去钓鱼。

  林琴和陈文军把证件收拾好,先把船划到南屿,他和林琴穿上雨鞋,拿着锄头耙子上岛先把盖房子的那块地清理出来。

  林义带着两个孩子在南屿附近钓鱼。

  豁口出来就是深水区,这地方大鱼应该比他们寻常时候钓鱼的地方多。

  三人用两根鱼竿,两个孩子一人一根,林义负责帮忙。

  林琴和陈文军还没走多远就听见渔船上传来刘丫丫兴奋地喊声,“外公,好大好大!是大白鲢!”

  “哟!我们丫丫都认识白鲢了!能有六七斤呢!我的天!怎么这么大哟!”林义宠溺夸张的声音远远出来。

  林琴和陈文军相视一笑,加快速度,不一会儿就找了一块地势比较高的平地。

  “这一片目测能有十几亩呢!我们要挖多大的范围?”林琴抛了两下,抬头一看,陈文军貌似还没跟耙子磨合好,整了半天也没能驾驭耙子。

  林琴被逗得哈哈大笑,“不是你这样用的!像我这样,一手在前,一手在后,靠巧劲斜向下扎进地里,再用力把土带出来,你看,这些杂草就能连根拔起。

  要是碰到扎根比较深的杂草就要用锄头,盖房子的地一定要把草根处理干净,不然哪天破土而出就麻烦了!”

  上林村那边还有许多人家里是踩实的泥地,没有铺装,喜阴的杂草经常能从床底下或者桌椅底下破土而出,这种破土而出的杂草往往根系扎得特别深,无法彻底清除,今年拔了明年又长,烦不胜烦。

  最好的法子就是一开始弄干净。

  陈文军上辈子没盖过像样的房子,林琴尽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他。

  却见陈文军抬头看着四周的山,若有所思。

  “怎么了?”林琴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陈文军收回视线,沉吟道:“这岛上最不缺的就是岩石,我想上去捡石头,咱把地基垫高,至少要比豁口高,这样下雨的话就不怕积水了。”

  他们这里夏初到中秋之前都有可能刮台风,万一下大雨南溪水位上涨,这岛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淹没。

  陈文军想到的问题林琴也想到了。

  两人面面相觑,发现盖房子果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拿不定主意,他们只能暂时清理一块地方,等天快黑了才上船,跟林义说了下大概情况。

  林义当即笑道:“这还不简单,你们翻地的时候看看有没有石螺壳或者溪蛤的壳,要是翻出来说明那地方曾经被大水冲过,换个地方就行。

  整个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就不信找不出一个适合盖房子的地儿!”

  “那倒也是!”陈文军大笑,紧皱的眉头松开了。

  第二天不到五点,两人去起地笼,把昨天孩子们钓的那些鱼装上推车,先赶去菜市路摆摊,不到八点就把剩下的货和河虾送去国兴大饭店。

  他们前脚刚走,张友仁后脚就来了,见摊位空了,急了,“卖鱼的呢?怎么最近这段时间都没看见他们?”

  边上的大娘大声调侃,“你来晚啦!现在他们来的早,收摊也早,下回六点过来,肯定能买到他家的鱼。”

  “去去去六点我还没上班呢!”张友仁郁闷得不行。

  其他鱼贩的鱼都比不上陈文军的种类多,就连大鱼都没几条,还不好讨价还价,要是给陈文军买,他能吃不少回扣。

  可他是给公家干活,又不是为自家买菜,起早贪黑不会涨工资,每天八点半左右到菜市场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大娘就喜欢看抠门的张友仁吃瘪,笑得那叫一个一个欢实。

  陈文军和林琴八点多到国兴大饭店。

  熟门熟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