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启人生> 第117章 0114【这其实是一场80后青年亚文化

第117章 0114【这其实是一场80后青年亚文化

在美国……

  雷阳换一个问法:“校内网采用实名制,是不是受‘一塌糊涂’被关停影响?”

  陈贵良还是那副懵逼表情:“一塌糊涂到底是什么啊?”

  雷阳并不是想坑陈贵良,而是现在关于网络是否实名制,正在网络和线下展开激烈讨论。

  他想做两篇报道。

  一篇报道大学生票选校花。

  另一篇讨论网络实名制,不仅要采访陈贵良,还要采访其他网站站长。

  眼见陈贵良始终装傻充愣,雷阳只能说道:“经常有人在网上散布谣言,造成非常恶劣的舆论影响。有人觉得不该网络实名。有人觉得只让高校BBS实名。还有人认为,所有的论坛、聊天室、社交软件都应该实名。”

  陈贵良说:“我觉得吧,一些论坛确实该加强监管了。那些谣言,简直侮辱人的智商,偏偏还有很多网友相信。”

  “你是指天涯论坛?”雷阳问道。

  “没有啊,我是说某些论坛。”陈贵良道。

  天涯论坛才是真正的网络谣言集散地,往前找十年,往后二十年,没有哪个网络社区造谣能超过天涯。

  天涯的某些谣言贴,用血腥暴力都不足以形容,可以直接归类为“反人类”。

  面对雷阳的再三提问,陈贵良只能说:“网络实名制还有待商榷,但加强网络言论监管是必要的。应该推出网站问责制,那些产生恶劣影响的谣言,必须对相关网站和站务进行追责。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雷记者听得眼前一亮,这句话他可以用来做新闻标题。

  陈贵良继续说道:“可问题是怎么追责?我认为应该立法。只有明确了法律,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连法律都没有,我们讨论再多有什么用?”

  雷记者对这个回答很满意,接下来终于采访校花评选。

  “你觉得校花评选为什么能引起轰动?”

  “轰动谈不上,但确实有许多同学参与。这折射出80后一代对自我表达的强烈需求,是青年亚文化从线下到线上的一次迁移实验。”

  “青年亚文化?”

  “是啊。年轻人读书的时候,总绕不开此类话题,但又不方便公开讨论。我把这个话题搬到网络上,同学们就能放得开了。他们本来就有这个需求,我只不过是提供了平台而已。”

  选校花而已,还扯什么青年亚文化,扯什么社会迁移实验。

  通过这一番采访,雷记者觉得陈贵良有点东西,下次有啥事情还可以再来问问。

  十多分钟之后,他握手告辞,跑去北大校园采访老师和学生。

  “同学你好,我是《中青报》记者雷阳。”

  “你好。”

  “请问你对网络实名制怎么看?”

  “不想看。实名制会侵犯人的隐私,我反对网络实名制!”

  “但校内网是实名制啊。”

  “那不一样。校内网就像把现实社会关系搬到网上,跟其他论坛有本质不同。”

  “如果北大BBS实名制,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那我还上什么BBS?直接在校内网的群组聊天发言算了。”

  明年全国高校BBS都要实名,而且禁止社会人士注册。

  到那个时候,校内网的用户活跃度,估计还能够大大的提升!

  “你是校内网用户吗?”

  “我不是,但我听说过。这个网站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我懒得找谁弄邀请码。”

  “你知道校花评选吗?”

  “知道啊。”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挺有意思的,我以游客身份去围观过。以前什么校花、系花,都没有可信度。这次不一样,学生投票选出来的。我们院系的前三名,现在名声大噪可风光了。今天上午,还有位教授开玩笑,问我们班有没有女生是系花。”

  “所以,你是支持的。”

  “我反对干嘛?”

  雷记者又去采访老师,最后辗转找到刘旋。

  “恭喜你当选北大校花。”

  刘旋哭笑不得:“投票还没结束呢。”

  “但已经没有悬念了。这件事有对你造成困扰吗?比如被人围观。”

  “没有什么困扰。从进入北大以来,没有谁围观我,也就遇到了多看几眼,或者是隔得老远指点议论几句。”

  “有没有男生给你写情书?”

  “交流都很少。尤其是大一的时候,我跟同班同学都不怎么说话。主要是缺乏共同话题,根本聊不起来。现在要好些,同班的都混熟了。”

  “你对即将当选北大校花,有什么想说的?”

  “嗯……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喜爱。”

  在北大采访一圈,雷记者又跑去清华和人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