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好不是一次性的呢?它本来也不是按一次性设计的吧?”
“我知道。”
林序无奈抬头,随后解释道:
“发动机肯定不是按照一次性设计的,但问题是,这艘验证船大概率是按一次性使用设计的。”
“它只要能飞到地球同步轨道还不炸,那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如果还能返回,那简直就是奇迹中的奇迹。”
“你要知道,这玩意儿是用60天的时间造出来的。”
“60天啊,你从零开始造台拖拉机都不一定能造好,何况是火箭了。”
这话说完,江星野耸了耸肩,反问道:
“你不觉得在大多数时候,造火箭的技术难度也没比造拖拉机难多少吗?”
“.有道理,我无法反驳。”
林序继续看着手里的资料,不再多说。
按照现在的资料来看,这台被命名为“雷霆”,型号为YF-025的发动机,所使用的技术基本来自于自己从手环世界里获取的技术。
但这些技术在落地之后,所形成的最终效果要稍稍强于原有方案和原有性能。
林序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他大致能看出来,这一定是相关研究人员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优化。
这本质上是一种相对冒险的策略,因为在未经实验的前提下,你无论如何都无法保证自己在细节上的修改不会导致整体性的系统崩溃。
甚至有可能,哪怕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参数变动,就能让整台发动机在空中炸成一朵巨大的烟花。
但很显然,在“60天”这个期限设定,在只求实验、不计成本的策略确定之后,所有参与设计制造的研究人员都已经放飞自我了。
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循规蹈矩地去完成一次任务,他们真正想做的,是借助这一次难得的机会,把林序所提供技术的极限彻底探明。
只有这样,后续真正的发展过程中,才能避免更多的弯路。
对这样的行为,林序只能说
这正是我想要的!
造,猛猛造!
反正没有人会真的跟着这艘飞船上天,如果一次性能把所有问题都测试出来,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他放下手里的文件,轻轻舒了口气。
此时,车子已经开到了发射场边缘,简单验明身份之后,秦风带着两人一路来到试车台。
现场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准备,所有测试仪器已经开机,机械师正在对发动机做最后的固定铆接。
两人站在一旁看着,同样已经到达现场、发现了两人的刘启进立刻迎了上来,满脸笑容地招呼道:
“林序同志!小江同志!”
林序伸手与刘启进相握,后者继续说道:
“今天这日子很重要啊,本来我早就打算请你过来看一看了。”
“但是听协调组那边说,你最近日程很紧,又要复杂拉通整体技术进展协调,所以就没打扰。”
“不过还好,我们这边搞的也还算顺利。”
“各项技术的验证和落地都很顺畅,今天这次试车结束,估计我们这台发动机就能定型了!”
“辛苦了。”
林序满脸真诚地说道。
废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搞出来一台航天发动机,虽然只是在原有成型的发动机基础上做的改造,但也已经是快到不可思议、甚至是有些恐怖的速度了。
鬼知道这些技术人员都经历了什么,但从他们一个个形销骨立、脑门反光的状态来说,至少睡眠时间是不够充足的
“没有多辛苦,要说辛苦也是你更辛苦。”
刘启进说了句不算客套的客套话,此时,发动机已经完全固定,警报声响起,三人一同退到安全距离之外,静静等待着最后的检查工作完成。
密集的口令声开始在试车实验室内响起。
“推进剂加注就位!”
“收到,推进剂加注就位!”
“测控系统正常!”
“收到,测控系统正常!”
“消防系统待命!”
“消防系统待命!”
“试车台安全联锁确认!”
“联锁1-5号通道验证通过!”
“进入最终准备,所有人员撤离试车台!”
指令下达,刘启进再次拉着林序后退。
确认人员撤离之后,口令再次响起。
“启动增压系统,氧箱压力升至3.2MPa。”
“打开主阀门预充位,涡轮泵预旋!”
“涡轮转速800rpm,正常!”
“等离子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