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的防弹车其实挺多的,在他经常去的几个城市里都会有。
如琼州岛,通城,京城,沪城,江城等地,其实平日都会准备一辆或两辆防弹车辆,徐申学去到之后就会乘坐。
虽然看似没什么必要,但这些东西就和他的庞大安保团队一样,都是为了预防万一。
所以徐申学虽然也有一辆个人的海蓝SEC,但是他就没开过几次,有限的几次还是为了进行一些公关宣传,给记者们拍个照片……拍完照片徐申学就下车然后坐上防弹车去了。
如今徐申学说的却是做防弹车,这意味着后续徐申学日常乘坐的时候,也有可能选择这款纯电SUV,这对海蓝汽车而言将会带来不小的品牌价值。
徐申学是什么人啊,世界首富啊!
世界首富都乘坐纯电车了,那些高净值客户作为普通有钱人,不也得试试体验一下?
再者,自己有汽车的情况下,还选择乘坐其他汽车厂商的车辆,多少有些不利于宣传。
你宣传自家电动车多安全的时候,人家来一句:你老板都不坐自己的电动车,凭什么让我们买来开啊?
吹得多牛逼,但是坐都不敢坐……
之前海蓝汽车对这些言论都是无视的,但是以后要是徐申学选择了自家电动SUV防弹版作为座驾的话,倒是可以拿出来宣传说一说了。
试过车后,徐申学带着人回到了行政楼的会议室里,然后听取了海蓝汽车的高管团队在针对新型SUV车型以及今年新款SEC车型的上市工作的报告。
报告刚开始时候,说的是新款的SEC,不过今年所谓的13款SEC,核心技术以及大头上,并没有进行什么改动。
所谓的改进其实都是针对12款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小细节问题进行的修改,修BUG来吧……毕竟第一次造车嘛,多少会有一些小问题。
虽然这些小问题也不影响安全性,但是多少看着碍眼啊……比如经过实际量产后,就有部分车主反馈这驾驶位上的玻璃窗出现问题,无法自动升降,经过详细检查后才发现,驾驶位的车门的防水处理设计有些缺陷,在下雨天开关车门的时候,尤其是降下玻璃的时候,雨水会进入一个部分并让里头的一个接口受潮并腐蚀。
此外电动座椅的记忆功能,调整比较麻烦,需要复杂操作才能进行调整。
甚至不少车主反馈,海蓝SEC的转向灯的声音有点过于频繁,然后让人听着很不舒服……详细检测后发现,这喇叭会发出来一些高频声波,混合在一起后就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类似的一些小问题其实蛮多的……针对这些车主反馈上来的问题,海蓝汽车在后续生产的过程里进行了堵漏洞式的改进,并在13款车型里进行了设计上的变化,直接把问题给杜绝。
并且对已经出售的车辆,进行了所谓的免费升级活动,在车辆返回4S店进行维护保养的时候,就会针对部分可以修改的问题进行免费修改。
车辆这些东西,也是一种工业产品,是会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的。
不过即便如此,SEC车型也是属于比较成熟,安全,经受住了市场考验的车型。
海蓝SEC为了顺利在欧盟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市场上市,是在当地进行了各种严格的测试的,包括各种碰撞测试等等。
其安全性能表现相当好!
尤其是人们之前一度比较担心的电池起火等问题,因为海蓝汽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甚至为了电池安全而对续航进行了比较大程度的妥协,再加上自动降温灭火系统,充电安全管理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了海蓝汽车的安全性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如果安全性不行,这车也没办法通过各种海外市场的苛刻验证,最后获得当地市场的上市许可啊。
因此海蓝SEC的新款,是不需要太大的变动,甚至核心框架都不能动,一旦动了就需要经过非常麻烦的新一轮各种测试了。
而变动不大的海蓝SEC新款,后续生产以及上市工作也会比较容易,甚至为了维持品牌特性,海蓝汽车其实都不会宣传所谓的13款之类的词汇。
因此严格上来说,海蓝SEC是没有12款或13款之分的,反正海蓝汽车,只卖海蓝SEC最新款,没有所谓的年代型号之分,只有配置之分。
海蓝SEC轿跑的持续改进以及新款上市工作,这个比较容易。
但是SUV车型作为一个全新的产品,上市销售却是需要进行复杂而大规模的宣传工作的,同时生产也需要组建新的生产线,然后也需要送到国内以及海外各种测试认证机构里进行测试。
整体工作还是比较复杂的。
而这些具体工作,徐申学也不会管,他只看结果。
而讨论到具体的营销方案的时候,海蓝的市场营销部门也敲定了这款SUV的名称:海蓝SEV。
预定在今年五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并接受预定。
而在这之前,海蓝SEC也在二月份开始,也开始逐步在海外市场里交付。
二月初,海蓝汽车在德国柏林启动了欧洲市场首台海蓝SEC交车仪式。
作为在海外市场里的第一批次交车,同时欧洲地区市场也是海蓝汽车里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包永言亲自奔赴柏林主持了交车仪式。
由此宣告海蓝SEC,这辆代表着当下最顶级,最科幻,甚至最黑科技的高级自动辅助驾驶电动车,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很多欧洲当地人看到了充满了科幻感的海蓝SEC后,都是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