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性丑闻啊,偷税漏税啊,暴力事件啊等等乱七八糟的。
更有甚者,说不准哪天就遇上车祸、住的酒店或住宅遭遇火灾等各种乱七八糟的意外了。
你问为什么智云集团的安保部门对这些那么清楚,因为,智云集团的安保部门也这么对付竞争财团里的核心人员的……
这种事,都是你干初一,我做十五的……也没啥好抱怨或指责的,因为这种竞争世界里只有输赢之分,没有好坏之分。
其实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没有这么激烈,基本都会局限在常规合法范围之内。
但是智云集团不是普通企业,很多国外的人,都认为智云集团是一个披着企业外皮的财团。
他们认为智云集团加上徐申学名下的其他企业,业务范围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互联网以及软件产业、银行业、保险业、化工、矿产、能源、机械、建筑地产、航天以及航空、卫星服务以及空间站服务、卫星互联网业务等等诸多领域。
智云集团旗下光是银行就有三家之多,国内一家,东盟一家,欧洲一家。
四星……不仅仅是说四星电子,而是说整个四星集团,和徐申学手底下的这些以智云集团为核心的诸多企业比起来,那都是只能仰望的份!
这样的企业,你跟我说不是财团?
那财团是什么?
只是,徐申学为了避嫌,一方面是和官方渠道的基金或企业进行合作……他只需要控股权确保对企业的运营权以及科研系统名额生效,至于其他方面其实不太在乎了。
他的钱太多了,而钱多到他这种程度上,真的,钱也只是一连串数字了!
这也是徐申学之前进行智云集团重新上市港股、现在规划威酷电子以及海蓝汽车的后续上市里,大量引入官方渠道的基金的缘故……反正都是要引入战略投资的,这好处给谁不是谁啊,还不如给官方基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到了今天,其实徐申学手底下的很多企业里,徐申学自己是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基本上就是各官方背景的投资机构或企业!
这些年,国家队的各投资机构也是从徐申学名下各企业的发展里,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至于国内外其他什么资本家想要分享利益……滚一边去,徐申学都懒得搭理他们。
这一点在威酷电子的上市招募战略投资者里就能看的出来……招募的十多个战略投资者里,除了少数合作企业的绑定投资外,其他的清一色的特殊机构的资金,就没什么民间资本什么事。
反正这种上市前的战略投资就是送钱,与其送给别人,不如直接送给国库!
所以,徐申学虽然在国外里名声不咋地,很多人污蔑他是各种什么疯狂科学家,迟早有一天会摧毁人类,或者搞什么强迫劳动啊,资本家的后代啊等等……徐申学在海外固然有很多人喜欢他,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人讨厌他,甚至害怕他。
不过徐申学在国内的名声还是相当不错的。
名声不错的徐申学,也没有把手底下的所有公司都统一起来,然后整合到一家集团公司里……这样太吓人了,别说外人了,有时候徐申学自己看了手底下那么多公司都有些害怕。
这并不是他担心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反正他没打算死在地球上……他其实是担心膨胀后的智云集团为核心的这些企业,会尾大不掉,进而动摇国之根基。
都说韩国有四星……现在他手底下的这些企业,和四星在韩国也没啥太大区别了,甚至考虑到行业性质以及未来,影响权重还要更大一些。
这也是他最近几年动不动就把一些子公司的股份卖给特殊基金,间接送钱给国库的缘故,其实他也希望控制手底下企业的资产规模。
只是吧……他手底下的企业膨胀的速度太快了,一个个公司接二连三的冒出来,新的业务一个接着一个成功!
现在他送钱给国库的速度,可赶不上他赚钱的速度!
不过不要紧,他已经准备推动旗下的各子公司陆续在国内上市,加速送钱给国库的行动。
同时也准备推动智云集团在内地A股发行部分股份,施行港股以及A股并行的模式。
徐申学手底下的这些企业赚的钱,应该回到国内民众的手中……这样才能够实现正面的经济循环。
所以,实际上就是徐申学玩财团模式参与国际竞争可以,但是玩财团模式下赚的钱,徐申学不能都拿走,至少得分一大半出来……
因为,那是十四亿人的血汗钱!
这一点,徐申学的看的很清楚,也是这么做的。
当然,为了规避表面的麻烦,徐申学还是把旗下的各公司都分散开来,看似东一块,西一块。
有些企业因为是非上市公司,同时又经过离岸公司交叉持股,所以那些普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企业还是徐申学的企业呢。
然而这看着零散,但实际上仙女山控股、柳河控股、智云集团这三大体系诸多子公司以及其业务依旧能够串联起来,然后在徐申学的带领下形成统一的前进方向。
所以你要说智云集团为核心的这一系列徐氏企业不是财团,欧美印度日韩等国家的那些财团家族的掌舵人都得笑掉大牙……
而财团之间的竞争……那是血淋淋的!
远远比普通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要更加惨烈,各自做起事情来也不会太顾忌什么法律不法律的。
或者说,法律也只是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