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445章 惊人市值以及国内资本计划

第445章 惊人市值以及国内资本计划

这些事情要是用常规商业行为来搞的,仙女山控股花几百亿美元也达不到类似的效果!

  这些年,仙女山控股可是花了很多很多钱的,并且长期亏损!

  这样的企业,如果用正常的投资思维去投资,那得血本无归……没人会去投资的。

  只是人们对仙女山控股了解很少,这家集团控股公司在普通人,甚至普通投资者里都没啥名气。

  不然,你以为HEUV-300光刻机以及其他半导体制造设备、耗材怎么来的?

  就是这么硬生生用钱砸出来的。

  不仅仅是徐申学的企业,而且上头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智云集团!

  如此情况下,威酷电子的未来就差不到哪里去……哪怕是靠着死皮赖脸的抱智云集团的大腿,也能大把大把的赚钱!

  至少很多普通投资者们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很多人看好威酷电子上市后表现的重要理由!

  随着进入十二月份,威酷电子临近上市日子后,相关的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了。

  徐申学为了给威酷电子站台,在十二月初出席一次科技论坛的时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谈及了威酷电子未来的一些发展计划。

  “我们将会在稳固现有智能终端领域业务的情况下,开始利用国内已经逐步成熟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技术优势,开始进入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电动车业务。”

  “我希望能够在未来,威酷电子和合作伙伴能够推出一款高性能同时符合普通人消费水平的智能电动车!”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现有的人工智能终端已经在高速发展,供应链也已经逐步成熟,威酷电子也将会在后续进入智能机器人以及其他人工智能终端市场!”

  这也是徐申学首次在公开发言里,承认了威酷电子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

  徐申学的发言,也是引来了大量人的注意,消费者们自然是各种期待。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电动车很不错,也都想要,但是现在的贵啊!

  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国内的海蓝汽车很贵的,是属于正儿八经的豪车品牌,最便宜的车型哪怕是算上补贴之后,落地价格也要三十多万,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还是太贵了。

  而其他的电动车品牌的话,则是多少有些不足,距离大众对科技感的电动车距离还有些远。

  所以现在很多人,是希望能够有一款性能不差,价格在十多万的智能电动车,可以不需要太好的智能驾驶功能,但是基本的续航不能太差,同时外观和内饰要时尚一些。

  对此,汽车行业里对威酷电子放出豪言要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高度关注。

  诸多汽车厂商对此非常担忧……威酷电子本身不算什么,但是谁让它背后有着徐申学啊,而徐申学手底下有海蓝汽车啊,万一威酷电子和海蓝汽车进行战略合作,能够从海蓝汽车里获得智能驾驶系统以及半固态电池,电机,电池管理等核心技术的话,岂不是要糟糕?

  但同时也不由不少的汽车厂商,尤其是重点发展电动车的厂商对此期待……虽然目前的电动车市场发展速度很快,然而总销量还是太少了。

  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才不过两百多万台而已,并且半数以上还被海蓝汽车给独占了。

  作为对比,全球的汽车产销量可是七八千万辆呢。

  现在的电动车行业还是过于弱小,并没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浪潮。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威酷电子这种擅长整合供应链,做中低端类产品的企业也加入进来,那么就能够迅速的扩大整个电动车的市场,进一步改变人们对电动车的看法,让人们对电动车的接受度更高。

  电动车这个蛋糕,还需要更大才行!

  他们希望威酷电子加入进来后,能够进一步做大这个蛋糕。

  有意思的是,威酷电子这边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后,国内的其他不少高科技企业也陆续有了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的想法。

  大米方面只是在几天后就对外宣布,他们已经启动了智能电动车业务,未来智能电动车将会成为他们大米的战略投资方向云云。

  同时,华威方面也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领域,研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国内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也宣布要搞什么无人驾驶之类的。

  就连一些搞房地产的厂商,也是趁着这个浪潮说什么要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呢。

  同时,国内本来就有的一些新势力电动车厂商,也是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峰,不少投资者们对这个行业非常有兴趣,陆续加大了投资的力度。

  智能电动车,在短期内内又成为了讨论的热潮,资本的宠儿。

  要说电动车领域,其实很早就有了,国内的比亚迪老早就开始做电动车了,特斯拉也很早就做了。

  不过市场的真正大爆发,还要等到徐申学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搞智能电动车开始。

  徐申学投资创立的海蓝汽车,从发布第一辆海蓝SEC,利用惊人的智能辅助驾驶震惊了全球,后续陆续推出的多款车型也是卖的很好,一月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过半份额。

  那个时候开始,其实就有大量的资本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人们就已经对智能电动车领域非常关注了,所以传统汽车厂商也好,新势力厂商也好,都纷纷冒出来。

  只不过各自的技术方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