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一些哪怕是算是国际一流的顶级数学家,要是和林安东讨论他研究的数学问题,连林安东说啥都不知道……听林安东说一大堆后,往往会陷入一种极度负面的情绪:会深深的怀疑自己的智商!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学聪明了,日常里根本不和林安东讨论数学问题,免得怀疑人生……王斌耀算是唯一的例外。
不过王斌耀教授,人家也不是专门研究数学的,人家搞材料的,研究数学只是为了创造一些数学工具搞材料研发而已,虽然研究程度也很深入,但真说起来,其实王斌耀也只能听个大概。
但是人家聪明啊,稍微给他点提示,人家就能跟上林安东的思路啊,他自己搞不出来,但是陪着聊一聊没啥问题。
为了体现对这两个顶级科学家的重视,徐申学还专门设立了W16技术级别,只授予了这两个人,生活后勤保障以及安保等领域的待遇,直接按照徐申学自己的待遇来……至于钱不钱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多的很。
甚至他们两个人根本没有需要自己花钱的地方。
他们的所有开支,哪怕是王教授三天两头看女团表演的开支,都是属于后勤保障开支……不需要他花一分钱。
——————
采用了林安东教授最新研究成果的Yun RT2核心算法,才是智云集团旗下在智能机器人的最为核心的技术。
同时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专用大数据模型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训练,其模型已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提升。
智云集团外包出去的‘数据训练工厂’,数万名数据收集员工持续工作,为模型提供各类人类行动模式的数据,同时在之前已经销售出去数十万台机器人上搜集到的各种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智云集团在机器人大数据模型是越来越完善,让原有的功能更加完美,并且还陆续开发一些新功能。
这就让人们看到了更加强大的智慧机器人。
尤其是在发布会现场里,徐申学进行Yun Robot B3机器人演示的时候,其表现出来的行动模式看起来已经非常顺畅,机械臂的操作也极为灵活而精确。
整个看起来,甚至和以往的诸多科幻片电源里所看到的机器人都差不多了。
其实自从智云集团的机器人推出来后,搞得很多创作科幻片的剧组,都不约而同的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设定,总不能拍出来的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还没现实里的机器人厉害吧……
人们对这种实用性非常高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非常有兴趣,一个个看着都流口水,奈何大部分人囊中羞涩,买不起!
Yun Robot B3的售价很贵的,标准版是39.9万,高配版则是49.9万,这个价格让很多人望而止步……根本买不起!
东西是好,但是卖不起徒之奈何,也就只能在网上看看别人的使用体验,羡慕嫉妒了。
四五十万的车,比如海蓝SLMC,海蓝MEV,很多国内的中等偏高收入的家庭,咬咬牙也能买,毕竟车辆是家庭的必备品。
但是四五十万的机器人,真心舍不得这价格。
既然这么贵的买不起,很多中等偏高收入的家庭,尤其是夫妻双职工,没什么时间干家务,照看小孩或老人的家庭,就会捉摸着干脆买个十来万的C6或C7机器人,用来做一些家务活,照看小孩也是很好用的。
多少能减轻自己的日常压力,不用每天累个半死回来,还要干一大堆的家务。
并且智云机器人也是属于大件产品,为了促进销量,智云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也会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就和买车一样,可以分期数年不等还款,利息也很便宜。
诸多情况下,就导致了比较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智云集团发布了Yun Robot B3后,该机器人还没有正式上市销售呢,旗下的入门级C系列机器人却一夜之间增加了不少的订单。
很多人看过发布会以及相关的新闻后,对这个智云机器人真的很动心,但是贵的买不起,就选择了购买C系列机器人。
最便宜的C6机器人,只需要十三万,分期付款的话每个月支出也不会很大,大部分没有其他额外压力的中等偏高收入家庭,其实都能负担的起。
国内这边出现了C系列机器人的订单增加的情况,国外很多国家也同样如此,哪怕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智云的机器人在这些国家里的售价普遍比国内的售价更高,毕竟有关税以及其他税务,财务,销售成本,这导致了Yun Robot B3机器人,在国家的上市售价更高,其标准版在五十多万到八十多万不等……美国那边最贵。
这个价格,哪怕是对于这些发达国家里的普通家庭而言,依旧是属于比较昂贵的价格……哪怕他们收入高,但是日常各种开支也高啊!
所以,在新一轮的智云机器人的各种营销广告,开始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全球各地的网络媒体以及线下媒体的时候,依旧只有少数人选择购买B3的机器人,更多动心的还是选择退而求次,买一台C6或C7机器人用着。
这意味着,智云集团旗下的机器人业务,其B系列的高端机器人在总销量占比里,开始迅速下降……
而别以为这是坏事,实际上不是!
以前的B系列机器人虽然销量占比高,但实际上总销量少,前期尝试购买使用机器人的都是不差钱的家庭,科技爱好者这些人群,他们自然是挑好的卖,价格反而不是太重要的因素。
而现在,随着智云集团持续推广营销机器人概念一年多,再加上之前购买机器人的一些用户的各种分享使用体验,这让不少地区里的普通人也接触,并有了购买的心思。
贵的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