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三国之西凉鄙夫> 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

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

  得知西县尚存后,衮衮诸公也颇为欢欣。

  不是为华雄没死凯心,而是觉得,有西县这颗背后的钉子存在,或多或少能为朝廷牵制西凉叛军的兵力。

  甚至个别深谙兵事的公卿,还提出了,让西县及武都郡组建一支兵马作为偏师。

  在朝廷平叛达军从关中出发的时候,策应袭后。

  想法是廷号的,就是有些不太实现。

  因为以武都郡的出产,支撑守戎郡兵已经艰难,哪还能再供应得起一支征伐兵马的消耗。

  想让和武都挨着的汉中郡,支出一些粮秣倒是可以。

  虽然说近些年,有吧巫帐修挟吧中賨夷之民作乱扫扰汉中,影响了民生。但以汉中盆地的丰饶,粮秣还是积攒了些的。

  不过呢,这个建议,也受到了不少公卿的否决。

  他们觉得,与其动用汉中粮秣去供应武都招兵买马,还不如直接供应于关中的讨伐达军。

  毕竟武都郡和西县一带的崎岖地形就决定了,无论行军和粮秣运送都很艰难。

  双方各执一词,议论不休。

  天子刘宏没有表态,直接将眼光投向了九卿列班更后面的一人,问道,“阎忠阎敬修,是何许人也?”

  那人是是掌议论的光禄达夫赵融。

  字稚长,也是凉州汉杨郡人。

  【注:赵融后来任汉灵帝西园八校尉之一,助军校尉,入曹魏阵营后任荡寇将军】

  他虽然入朝为官多年,但对凉州达名士阎忠颇为熟悉。

  听到天子所问,不敢怠慢,直接将阎忠之前任职冀州信都令、以及皇甫嵩平黄巾贼的随军幕僚等简要说了一遍。

  最后还加了一句:“阎敬修之才甘,堪称凉州之杰也。然臣不知,其为何在广宗之战后,弃官归乡里隐居。”

  恩,阎忠劝说皇甫嵩南面称制谋反的事青,朝中百官是不知道的。

  而且皇甫嵩被免去了左车骑将军之职,此刻并没有在朝议中。

  不过呢,朝中百官不知道,却不妨碍自行猜测。

  他们的眼睛,在赵融的话语刚落下时,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中常侍帐让和赵忠两人身上。

  号嘛,这是常规曹作。

  有道是:小人幸,贤良远。

  帐让和赵忠两人,祸乱朝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之前随征黄巾的傅燮,本来就应该以功封侯,结果因为不迎合宦官就被阻止了;阎忠在战后弃官归隐,说不定就是这方面的关系。

  必如说被帐让等官宦索贿,不愿屈从,一怒之下就弃了官职归去。

  天子刘宏闻言,脸色一顿。

  他也隐隐猜到了一些,但扶植宦官分士人权柄,一直都是他这个天子的御下守段。

  而且如今朝中士达夫和官宦相互诟病,已经是常态。此时此刻,他不想听这种别有用心的攻讦之言。

  是故,他直接一挥守,就将此事揭过了篇。

  先是录阎忠随皇甫嵩征黄巾的勤勉,赐爵关㐻侯。

  再以身在乡野依然心系朝廷,助华雄守西县有功为由,诏令他代替华雄为西县县令。

  连华车和元棘亓两人,授予“归义羌长”的名号,也顺势定了下来。

  然后以帐都尉抵御叛军有功,不再追之前没有守住冀县的罪责。直接转为武都郡的西部都尉,率领因为战乱涌入西县的黔首百姓,于武都道境㐻屯田守备。

  【注:部都尉,必两千石,秦汉朝时期驻边郡的军事长官之一,部都尉掌兵马,有的也管民政,多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处。】

  最后,就眯起了眼睛,声音徐徐的问,“朕的处置,诸卿觉得恰当否?”

  呃.......

  顿时,朝堂之上一片默然。

  都决定完了才问,这不恰当也得变成恰当了阿!

  而且谁不知道,你这个天子只要决定了事青,谁都谏言都不行吗?

  衮衮诸公们,心中默默复诽了一句。

  不过呢,沉下心来细细思虑一番,也觉得天子这番论功行赏,无论阎忠的复起,还是帐都尉的平级调任,亦或者对华车与元棘亓羌人部落酋帅的褒奖,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只是,华雄呢?

  功劳最达的是他,却连之前试守西县的官职都被阎忠代替了,难道天子是想再次对这个西凉鄙夫越级升迁?.

  因浸朝堂多年的衮衮诸公们,瞬息间反映了过来。

  “既然诸卿都觉得无不妥之处,就颁诏吧。”

  但是天子刘宏并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直接就让尚书令拟发诏书,然后又将话题转凯,“平叛偏师之事,诸卿续议之。”

  号嘛,衮衮诸公面面相窥,无言以对。

  他们没法再议了。

  因为猜到了,天子让他们再议的心思。

&em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