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装甲连上去和蓝军作战。
在荒漠草原的地形上面作战,不同于常规常规认知中的设防线,大家都躲在工事后面打阵地战。
在这里蓝军坦克都是分开的,彼此相距一定的位置分布在防线上。
红军只有将防线上的蓝军坦克,全部清理出来干掉或者是赶走之后,才能够继续深入到里面去作战。
否则躲在某处的蓝军坦克,从后面冒出来那可就完犊子了。
而一旦步兵发现了蓝军的坦克,必然会爆发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步兵装甲车可扛不住坦克炮,得先从前面退下来。
等后面的红军坦克顶上去,与蓝军坦克正面作战,将蓝军坦克干掉后,红军才能够继续向前推进。
每打一战就要耗费一定时间,红蓝四个坦克连混在一条战线上,战斗开始后很快就到处都开始干架了。
双方的坦克兵你来我往,发挥各种战术捉对厮杀。
还有双方的重炮和直升机,时不时的加入到这一片战场中,让这场坦克大战变得更加的激烈。
蓝军的防御非常的顽强,哪怕钢七营有着机械化部队专有的步坦协同作战,推进的速度也并不快。
甚至有时候打进去五百米,又会被蓝军反逼退回来。
主战场上天上地下打成一片,小战场也不遑多让。
双方为了获得对方更多的情报,无形的电子战打得如火如荼,各自的侦察兵同样也没闲着。
通常都是以班组为单位行动,走的也是隐蔽路线的侦察兵。
在密集频繁的互相侦查和反侦察中,彼此双方之间免不了爆发小规模战斗,不断有人在战斗中阵亡。
而红军有些特战排的存在,出动的侦察兵可都是“特种兵”。
在正面战场特种兵作用不大,可是在这种局部的小战场上,尤其是双方反侦察和侦察层面。
由特种兵组建的侦察班组,那可是有着绝对的优势。
蓝军合成营作为后起之秀,大部分基本都是“借鉴”的钢七营,在装备上更是远远领先于钢七营。
可惜他们并没有“特战排”!
在基层部队搞全军官特战排,放眼全军也只有钢七营这个试点单位,因为是试点才能够有着这样的特权。
朱日和的第一蓝军旅是标准化,为全军部队的信息化打模板。
不可能的编制,也就不会加入。
所以哪怕孙东平手下的这个合成营,拥有着远超钢七营的背景和资源,孙东平本人再怎么眼红想要。
他掌管的这个蓝军合成营,依旧没有配置特战排。
哪怕孙东平个人再怎么争取,也只是在唯一的装甲步兵连中,加入了一个专业的装甲侦察排。
一个侦察排再怎么专业,他终究还是不如特战排。
这也就导致蓝军在地面侦察上,全方位落后于红军,甚至可以说,完全被红军特战排吊起来打。
第二道防线战斗爆发三小时后,蓝军的侦察排已经被干掉了近一半。
而红军特战排的损失,才仅仅三个人。
若不是蓝军电子对抗连装备好,一直在对抗中占据着主动优势,红军全程都是在被动的防守。
特战排不敢太过深入蓝军,担心被某种电子侦察抓出来。
之前钢七营在等待参加对抗时,预备区装备的那种地面震动感应设备,鬼知道蓝军电子连有没有配备。
蓝军的情报早就被渗透穿了,孙东平穿什么内裤都会被查出来。
随着双方激烈交锋,时间快速流逝。
晚上十一点钟。
这时距离红军发起进攻,已经过去了将近五个小时,双方在第二道防线上,爆发了大小战斗几十次。
红军和蓝军的损失都很大,都丢了起码半个装甲连在阵地上。
或许是蓝军扛不住压力了,毕竟蓝军作为防守方,兵力分得更散,损失大了就必须压缩防线。
当时间来到十一点十五分时,左侧的蓝军突然开始整体后撤。
“嘭嘭嘭……”
一连串的烟幕弹爆炸后,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几百米的幕墙。
借着这道烟幕墙的掩护,左侧的蓝军全部开始后撤,也不担心红军远程炮,烟幕墙可以遮挡夜视和红外设备。
“报告营长,左翼蓝军在撤退,目标是六号高地……”
前线的情况被传回营部,坐镇指挥已经快两天没睡觉的高城,眼珠子里全是血丝看起来通红一片,多了几分狰狞之意,也带着几分疲倦。
可听到这个前线的捷报,大喜之色顿时驱散了疲倦。
毫不犹豫的说道:“老陈,好机会,赶紧让二连追上去,必须咬住干掉它们,绝不能让他们回到六号高地。”
“对,要是让他们回到六号高地,等攻打六号高地时,可就要费劲多了。”满广志也附和道。
随后其他参谋你一言我一语,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