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远耸耸肩,昭王府真麻烦,后院事多,前院不省心的人也不少。
捋了捋,都是萧衍的错。
……
神都。
皇宫,亲贤殿。
即将登基的萧衍走入大殿,目光涣散,恍若行尸走肉。
入殿的一瞬间,整个人突然精神了起来。
什么叫演技!
后仰.JPG
莫名其妙成了昭王,莫名其妙成了皇帝,萧衍这一生的成功主打一个听儿子劝,硬生生被儿子抬到了皇位上。
义子也是子,何况一个女婿半个儿,向远是他两个女婿,加起来算两个儿子。
王妃变皇妃,萧衍得偿所愿,感觉夫人们都换了新的。
这些是不能说的,心里偷着乐就行。
没当昭王之前,萧衍是萧氏旁支子弟,神都小透明,标准的站着如喽啰,别说皇宫了,霸上楼他都消费不起。
搬进皇宫后,感觉颇为不真实,摆开仪仗队,带着忠心耿耿的贺元直、方奇贤、顾安侍卫三人组在家里四下溜达,免得哪天迷路,连自己的卧室在哪都找不到。
找着找着,找到了前任老皇帝的后宫雅苑。
和个人主观意愿无关,纯属体质问题,他桃花运一直可以的。
说是后宫雅苑,其实就是冷宫。
老皇帝死后,娘娘们的天就塌了,尤其是萧衍和老皇帝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情况下,她们的下场很不乐观。
见萧衍的仪仗队路过,当即上前请安,一身白,还嘤嘤嘤,很快便升起了萧衍的恻隐之心。
搁之前,这些娘娘他都是跪着请安的,尤其是前皇后娘娘,他跪过不止一次。
这次会面纯属意外,过程也并没有向远想象中那么糟糕,侍卫三人组可以证明,陛下是出于怜悯之心,才答应时常来雅苑串门,保证她们一个体面的未来,不会过上人走茶凉的苦日子。
之后几次见面什么情况,侍卫三人组就不知道了,萧衍偷偷来的,没带上他们。
今天,萧衍又一个不留神,误入雅苑,倾听娘娘们生活不易。
他先是高度赞扬了老皇帝的政绩,称其为一代明君,紧接着又讲述了自己对老皇帝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无以为报,定不让遗孀受了委屈。
一番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听得娘娘们梨花带雨,好几位娘娘听到伤心处,哭倒在萧衍怀中,然后……
程虞灵就杀了过来!
不只如此,她还叫上了几位关系没那么好的好姐妹。
然后萧衍就惨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向远吃了多久的烧烤,萧衍就挨了多长时间的训,未来皇帝站着如喽啰,支棱了,但没支棱起来。
好在问题不大,皇帝在哪都不缺忠心耿耿的狗腿,有上进者将此事传至亲贤殿,正在批折子的萧潜黑着脸假装没听到,直到一个时辰后,才让人去找陛下。
有几个折子看不懂,特请萧衍当面批示。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和昭王府没有任何区别。
且说萧衍入了亲贤殿,迎面便是好大儿嫌弃的眼神,他老脸皮厚毫无羞愧,上前两步拿起一张奏折审视。
没怎么看懂!
按照昭王府的经验,他看不懂没关系,萧潜能看懂就行了。
“父亲……马上要改口父皇了,这里不是昭王府,盯着你的眼睛太多了……”
萧潜语重心长劝了好一会儿,见萧衍连连点头,就知道他没听进去,叹息一声道:“昭王府的家业太大,吃饭的嘴太多,以前孩儿还能代你发号施令,现在不行了,一个僭越之罪便能将我压死,你要学会靠自己了。”
听起来哪里不对,没大没小,倒反天罡,但萧潜和萧衍的日常就是如此,儿子坐着说话,犬父在旁站着听讲。
萧衍并非无谋之辈,只是心思不在正事上,听闻萧潜之言,就知道有人给他上压力了。
这些压力,萧衍自己都不想面对,皱眉道:“皇宫上面虽还有宗族,但太子一事,宗族不会插手,尤其孩儿如此优秀,好几位宗师都曾表示非常看好你,以为父之见,你不该存在顾虑。”
“我若没有顾虑,父亲的这些义子,有半数都要被赶出神都。”
两人挑开天窗说亮话,萧衍早年的人际圈子太小,接触到的‘千里驹’良莠不齐,随着权力疯狂膨胀,这些不成器的义子暴露残次品本质,让萧潜颇为头疼。
再有太子直说,萧潜认为自己并不合适。
无他,背后没人,不够贤明。
在萧潜看来,最适合担任太子的人是萧何,背后不只有人,还特别多,多到亲贤殿摆满椅子都坐不下,妥妥的大贤之辈。
为了皇宫能够安稳,萧潜甘愿退出,领一个文官的职务,继续发光发热。
说是甘愿,其实还有些不甘心,但从大局的角度出发,这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萧潜没提萧栋,萧衍也没说,只是皱眉看着好大儿:“此事……你和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