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49章 千头万绪(2)

第49章 千头万绪(2)

  蔡成希望他们学很多学科,教材也随时可以撰写出来,但却没有相应的教师。

  蔡成撰写出的教材,哪怕饱读读书的大儒,可能都不明所以,更何况教学了。

  总不能都由蔡成来教吧?那蔡成就不用干别的了。不教上个十几二十年,连最基础的教师都培养不出来。

  不用十年,仅仅四年多后的中平六年,董卓就要进京都洛阳了,热闹非凡的东汉乱世就此开启。

  自从孤儿安居下来后,蔡成几乎每两天至少来一次,每次都待上一两个时辰。

  现在,他已经从中挑选出了二十几个人有教师的潜质。他的目标是两百人。

  另外,已经有不少孤儿进入了大工坊,去给工匠们打下手。

  蔡成给了所有工匠一道指令:看到好苗子,尽管收徒。三年后举行学徒考核,凡有优秀者,重奖其师傅。

  蔡成现在什么都缺。

  缺粮,缺钱,缺兵,缺工匠,缺官吏,缺教师……

  事务繁多,千头万绪。

  蔡成恨不得自己能够有孙悟空的本事,拔根毛一吹,就能变出数个自己。

  万事开头难。这是蔡成对自己的安慰。

  蔡成还没有走到孤儿院门口,就有一个衙役风风火火地跑来找他,说是徐岳已经回来过年节了。

  徐岳是谁?

  他可是东汉着名天文学家刘洪的弟子,东汉末年的算学第一人,中国珠算的发明人。

  更重要的是,他还可以编撰历法。魏晋时期所用的“乾象历”,可是他师尊刘洪编撰、他来完善的。

  如果能够拉徐岳入伙,他肯定能把他的师尊刘洪给忽悠来。那时候,所出的可就不是乾象历了,而是蔡成一直所期望的“大汉历”。

  大汉历的精确程度,虽然比两千年的公元历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却已经逼近元代的《授时历》了。

  元代的《授时历》可是中国古代最精准的历法。

  公元历是从耶稣出生时开始计。那一年,恰好是王莽的元始元年。

  不过,蔡成的愿望是,大汉历,应该从秦始皇统一天下、正式登基为帝开始计为元年。

  毕竟,真正开创了华夏大一统局面的,是始皇帝。

  等见到徐岳再说吧。

  蔡成没有再去孤儿院,而是让那个衙役去通知,说是自己年节前,没有时间去讲课了。

  他现在急着去见徐岳。

  徐岳家在掖县,紧邻黄县,两个时辰可至。

  蔡成急忙赶回郡府,让人给他准备马车和礼物。

  他必须今天赶到掖县,好明天返回黄县。

  后天就是年节了,他明天赶回来是了为陪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为了能够知道徐岳今年是否回来过年节,蔡成可是亲自交待掖县县令,随时帮他盯着。

  如果徐岳不回来,年后他就要派人去请了。

  当然,他自己不可能去请,因为当前东莱实在离不开他。去一趟京都,来回起码两个月,可能很多事情都耽误了。

  不过天遂人愿,徐岳竟然回来了。

  一趟掖县,顺畅无比。

  虽然徐岳已经四十几岁,却主动提出与蔡成结成忘年交。

  蔡成在算学、天文等方面的知识,让他完全折服。

  他不仅答应了在东莱教导算学,而且还保证,在年后就写信请师傅刘洪前来,共同研制大汉历。至少,也要把自己的弟子都叫到东莱。

  而蔡成也直接把0-9这十个数字,传授给了徐岳。

  蔡成没有说这叫“阿拉伯数字”,而说这是他师尊创建的“符号数字”,而他自己擅自改名为“汉数字”。

  徐岳不愧是当代的算学第一人,只用了不到一刻钟,就发现使用“汉数字”的巨大好处,例如方便计算、方便读数……等等。

  仅仅一个时辰,徐岳就学会了用汉数字如何进行加减乘除。

  当徐岳拿出一把简易的算盘,并给蔡成简单讲解了如何使用算盘。

  之后,没用两个时辰,蔡成就总结出“珠算口诀”,共分为加法口诀,减法口诀,乘法大九九口诀和除法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商九口诀。

  这其中,蔡成有意留下一些错误和缺漏。

  总不能只用两个时辰,就能总结出完美的珠算口诀吧?那也太惊世骇俗了。

  蔡成从掖县赶回来时,天已经麻麻黑了,不过倒是没有错过年夜饭。

  好在他在路上时,在马车中眯了一会。否则,估计他在年夜饭上,都会睡着。

  年夜饭用的是分餐制,和平时家人一起吃饭的合餐制不一样。

  合餐制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任何人都可以在菜碗中夹菜。

  分餐制每人一张小桌,桌的菜都是一样的。

  蔡母很不喜欢分餐制,因为这样她就不能给自己的成儿夹菜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