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75章 速控青州

第75章 速控青州

  他们并不关心各地的烽烟,他们关心的是“农庄之策”一旦成功,他们就没有立足之本了。

  不过,此时在议事堂中众人,也没太把“农庄之策”放在心上。

  真以为有道圣旨,就可以推行农庄之策了?

  在整个大汉朝,到底谁说了算?

  说到底,不是朝中臣子,而是没有入朝的那些士族豪绅。

  朝堂之上的大臣,都是这些士族豪绅的代言人。

  “明显,陛下看出了‘农庄之策’对皇家的好处,所以才要求青州之事,一年后再说。”司徒袁隗抢先发言。

  司空张温马上接道:“没错。只是一旦让蔡立试行成功,今年秋收后,青州的税赋多交一成,那陛下必然下令全国推广。”

  “试行成功?什么叫成功?多交了一成赋税,就叫成功吗?”崔烈问道。

  “可试行成功的要求,不就是多交一成赋税吗?真要是多交了,哪怕不能说明问题,陛下肯定还会下旨继续试行。如此,早晚会成功的。”光禄大夫许相皱着眉。

  太仆张延恶狠狠地说道:“反正现在党锢已解。就按前策,让各家私兵化为匪寇,专门破坏春耕就是了。”

  “东莱的信件上不是说,东莱有一支护民军吗?”

  “才两万多人,而且皆由农户和入东莱的黄巾余党组成,乌合之众尔。”

  “这样,蔡立秋收后别说多交一成赋税,可能连规定赋税都交不够。”

  “不,不仅仅是青州。昨日我们商议的由青州各家私兵化匪寇,我回去想了想后,发现根本就不保险。

  “信件上说‘东莱匪寇尽归郡府,匪寇之家眷各有安置’,说明蔡立有应对匪寇的手段。所以要让青州牧府自顾不暇,才能够真正影响春耕。”太仆张延一脸阴险。

  “公威,你还有良策?”张温问道。

  “首先,青州本就是黄巾之乱重地,至今也未能完全平息。我们可以联络青州的黄巾党,让青州各家给他们供应粮食,却要他们破坏春耕。

  “其次,给康王及济南王送信,告知‘农庄之策’的危害,从而让康王、济南王联络皇族,如此我们的力量会更大。

  “最后,联系青州周边各大士族,主要有冀州渤海郡和甘陵国、兖州泰山郡和徐州琅琊国,让私兵以匪寇之名,从三个方向进军青州。

  “如此内外均患,看蔡立如何抵挡。而且,让包括青州士族私兵在内的各路人马,一定要想办法除去蔡立。”

  众人都听呆了。

  这是破坏青州春耕吗?这是造反呀。

  与黄巾贼党沆瀣一气,还供给他们粮草;发动冀、兖、徐三州四郡,围攻青州。

  这青州还能有春耕吗?

  春耕一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按此毒计,两个月过后,青州必然是一片荒芜,秋收后根本交不上任何赋税。

  更关键的是,蔡立必死无疑呀。

  灭了蔡立,哪怕皇帝再有什么想法,也没人帮他去试行、推广“农庄之策”了。

  当然,他们想不到,青州黄巾余党,早已归顺蔡成了。

  蔡成自然也想不到,士族势力如此猖狂和恶毒,为了打破农庄之策,直接要起刀兵了。

  这也不能怪蔡成。

  他脑中的知识再多,可要应用这些知识,还是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脱离的实际,必然不会顺畅。

  要知道,他穿越过来时,也不过才是二十出头,而且还没有任何社会经验。所以他脑中的知识,还是需要经过实践检验的。

  而汉朝的这些朝堂重臣,个个都是有着如渊的智慧。

  在他们眼中,两个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

  一是知识及知识带来的权力。当年秦始皇就是因实行“郡县制”动了他们的权力,才有六国贵族携手反秦。

  二是土地。农耕社会,土地为本。没了土地,他们终究会没落。

  而蔡成恰恰是动了士族豪绅的命根子,还不是小动,而是要连根拔起。

  既然你想把我们连根拔起,那我就把你扼杀在摇篮中!

  一匹匹快马,从京都往东而去。

  而此时的蔡立正在前往齐国临淄。

  前两天,蔡成已经对管亥等人下达了军令:在州牧到任之前,控制住青州所有大户,向其借粮。

  借粮需要留下借据,上面说明归还的期限及利息。

  按蔡成的军令,此次“借粮”,只能留下自己族人吃一年半的粮食。

  说是借粮,其实说成是“征粮”也不为过,而且还是强征。

  青州的大户,本来就经历了去年的黄巾之乱。只有把粮仓建在城中的那些大户,才把粮食保留了下来。

  如今被护民军强征,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事呢。

  护民军三个师,连同辅兵,共三万余人,直接兵分五路,每路进入一个郡国。

  人口与耕田最多的平原国,进入的护民军最多,足达八千人;

  青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