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80章 进入峡谷

第80章 进入峡谷

  “父亲,您就安心在临淄做你正在做的事情,一切有孩儿在。我保证不让两路兵马进青州一步。”、

  “你有几成把握?”蔡立哪会轻易被蔡成忽悠住。

  “十成!”蔡成斩钉截铁。

  “唉——”蔡立明知蔡成是在安慰他,也可没有办法。总不能眼看碰上方兴未艾的新农体系,就此崩盘吧?

  “父亲,我走了。一月后,就会有护民军的捷报!有什么事情,可以询问何子让。”

  说完,蔡成坚定的转身离去。

  蔡成不知道的是,不是两路兵马,而是……

  蔡成还是实际经验太少。他哪里知道,他的“新农体系”,已经引起了所有世家大族的共同怒火了。

  不是忌惮,而是怒火。

  蔡成不知道,当前向齐国临淄进发的两路兵马,都是名将统兵。

  徐州军这边,统兵将领是臧霸臧宣高。

  本来陶谦想让琅琊相萧建统兵,无奈萧建不懂兵,无奈只有让当前驻兵于开阳的臧霸统兵。从舆图上看,这是南路兵马。

  进犯青州的徐州军中,有一半是臧霸的兵马,剩下的一半,才是琅琊国世家大族的私兵。

  兖州军则是分为两路,一明一暗。

  明者,于禁于文则统兵三万,直接从泰山郡向齐国进发。

  暗者,由鲍信鲍允诚亲自统兵三万,准备在于禁和徐州军顺利抵达临淄城下后,他再根据实际情况,或偷袭平原国,或偷袭济南国。

  所以,准备进犯青州的,实则分为北中南三路,共近十万兵马。

  分两路进军的主意,是于禁给鲍信出的。

  自黄巾乱起,于禁就投奔了鲍信。两人一见如故,齐心协力地与黄巾军作战,兖州的黄巾军大部都是两人领兵歼灭的。

  于禁认为,虽然袭杀蔡立后,“农庄之策”自然瓦解,但万一没能瓦解呢?

  而进攻齐国,看起来能够直捣青州治所临淄,但蔡立还可以跑呀。

  所以,兵分两路,一路进攻临淄袭杀蔡立,另一路可以在蔡立逃跑之后,根据蔡立逃跑的方向,突然杀入平原国或济南国,然后迂回兜住蔡立,可竟全功。

  鲍信采取了于禁的策略,让于禁全力进攻临淄,他这里按兵不动,随时根据于禁的消息再出动,以急行军的方式,席卷蔡立的后路。

  此时鲍信还在泰山郡,尚没有进京都投奔大将军何进。

  黄巾之乱后,他在兖州聚集数千兵马,与于禁携手同心,打得兖州黄巾军节节败退。

  可以说,兖州平定黄巾之乱,可不是靠刘岱,主要靠的是鲍信和于禁。

  后来刘岱上表给鲍信请功,才被大将军何进召入京都,封为都骑尉。

  此时,何进可能还不知道有鲍信此人。

  鲍信在兖州的名声,就是平定黄巾之乱时,打出来的。也因为如此,何进才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派鲍信回泰山郡招募兵马。

  兖州刺史刘岱不愿意参与进犯青州之事,可又拗不过世家大族的劝说,无奈之下,就把鲍信和鲍信手下的于禁派了出来。

  条件是:战后,两万私兵归刺史刘岱所有。而且,世家大族需要为这两万兵马,供应一年的粮草。

  毕竟现在兖州的黄巾乱党还没有肃清,刘岱手中的兵马,有一些捉襟见肘。

  世家大族答应了刘岱的要求。

  鲍信和于禁正式出任领军将领,但并没有打出两的旗号。

  没有朝廷的旨意,擅自出兵青州,和造反无异,怎么还敢打出旗号?

  如果蔡成知道了这次围攻青州的是这三位将军,不知会如何想。

  于禁这一路的行军速度一点也不快,甚至说是很慢。

  莱芜距离临淄的直线距离有一百七十里,山路弯弯,整个路途有将近两百五十里。

  如果是每天行军六十里,五天就可以抵达临淄。

  可于禁每天只走二三十里。

  为什么呢?因为他一边走,还要一边训练士卒。

  他把三万私兵分为三队。

  中军是他挑选出来的最精锐的士卒,也是世家大族答应给刘岱的一万人;

  后军是他挑选出来的老弱病残,当成辅兵,专门押运粮草;

  前军则是剩下的一万人。

  于禁训练士卒,主要是中军,前军当然也跟着训练一下。只不过于禁并不会在这些人身上投入什么精力。

  这次出征,虽然有足够的粮草,但所有的士卒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是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力。万一遇到护民军,恐怕一交手,马上就溃散了。

  反正粮草充足,于禁干脆每天训练半天,行军半天。一天下来,最多只走二十几里。

  他一点也不着急。

  一是护民军也才两万多人,他们三路兵马,每路都是三万人,护民军顾东顾不了西;二是他估计臧霸的进军速度会很快。臧霸是员猛将,却不是智将,一定会抢功;三是他这路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