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13章 对话鲍信

第113章 对话鲍信

  虽然治安军也要参与春耕和开荒,但毕竟两三天就要训练一次,布置太多,总会导致劳力短缺的。

  出发前,蔡成让管亥通知下去,行军途中,以小队为单位,对这次席卷青州三郡国的战役,进行总结。

  抵达临淄军营后,所有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全部要向营长汇报总结的结果,军部会派人记录。

  管亥很不理解,为什么士卒也要总结。

  蔡成告诉他,士卒的总结很重要。一旦士卒学会了打仗,以后遇到战事,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会提出无数的奇思妙想。

  关键是,士卒参与总结,对基层军官,则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以后,护民军的晋升,全部要从基层起步。没有当过小队长的,不可做中队长;没当过中队长的,不可做大队长……,以此类推。

  哪怕日后有当世名将来投,也要从大队长做起。

  虽然管亥还是不那么理解,但他知道,主公这样做,肯定是为了军队好。就马上去布置了。

  这一路上,鲍信都赖在蔡成身边,喋喋不休地感谢主公铙他兄弟二人性命。

  蔡成知其想与自己交流,就把他叫上马车。

  从济南国到齐国临淄,足有三天多的路程,足够蔡成和鲍信好好聊聊了。

  鲍信这一路上,仿佛就是个好奇宝宝,问题就没停过。

  蔡成也是有问必答。

  “主公,您尚未及弱冠,如何能让这些骄兵悍将认你为主公?”

  “那你为何认我为主公?”

  “我是被围在历城之下,逃不掉,只能投降。他们都认你为主公了,我要是不认的话,担心你会杀了我。”鲍信实话实说。

  “我不会杀你的。哪怕你现在想走,我也不会阻拦。在我看来,你和于禁都是非常优秀的将领,而且有足够的忠心。

  “只不过,你和于禁的区别在于,他出身寒门,更容易接受我创建的‘新农体系’。而你是世家出身,可能不愿意接受‘新农体系’。”蔡成悠悠地说道。

  “我家族的始祖是齐国的鲍叔牙,始祖之墓就在济南国中。始祖之后,鲍家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家族也从来就没有振兴过,只是比寒门好一点,但也好不了多少。”鲍信有些沉重,因为鲍家已经没落了。

  “‘叔牙让贤’、‘管鲍之交’名传千古,这是鲍家的荣光。你跟了我,你就有成为大人物的机会。只不过,在护民军中,大人物及其家族,也是不能盘剥百姓的。

  “你之前不是问我,为何管亥、张牛角、禇燕等人都愿意投效于我吗?无他,就是因为‘爱民、护民’。

  “这天下哪一阶层人数最多?当然是贫苦百姓。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我要创建的是民心永不失的天下。”

  最后这一句,道出了蔡成的雄心壮志,也让鲍信瞠目结舌。

  这是要造反吗?

  如果不造反,哪里能得到天下?哪里能创建民心永不失的天下?

  看到鲍信震惊之色,蔡成笑了。

  “创建天下,真的需要造反吗?你看,青州就没有造反,但青州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郎中治病,孩子可以读书……

  “青州富足,就可以给朝廷多缴纳赋税,帮我大汉重新强大起来。

  “可见,富民和富国是不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蔡成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就是富民与富国,本就是可以双赢的。

  鲍信再次目瞪口呆。

  虽然他出身世家,虽然他也是饱读圣贤书,可蔡成讲的道理,却是他从来没见过、没听过,也没想过的。

  蔡成没有打扰鲍信的沉思。

  反正两人都在马车上,让鲍信多趁此时机,多想想,也是很不错的。

  直到鲍信慢慢从沉思中恢复过来时,蔡成才继续说道:“本来世家大族也是民,也是可以和朝廷共富贵的。可世家大族做错了一件事,导致天下疲弊。结果是朝廷衰弱,农家造反,外敌环伺,世家大族也没讨到好。”

  鲍信好奇地问道:“世家大族做错了什么事?”

  蔡成看了他一眼,一字一顿地说道:“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鲍信没听懂。

  “对,土地兼并。在大汉领域之内,七成以上的土地,都被世家大族占据。再加上皇族所占,留给农家的土地十不及一二。请问:百姓如何还能活得下去?难道依靠‘主五税三佃二吗?”

  说到这儿,蔡成的牙齿都咬得“咯咯”直响。

  鲍信再次陷入了沉思。

  半晌后,鲍信才轻声道:“好像新朝的政策,就是防止土地兼并的。”

  “没错!”蔡成马上给予肯定。然后又继续解释道:“王莽新政,看起来是解决土地兼并的,但他有几点没做好。

  “首先,他不具备基础条件,却大面积推广新政。比如说,地方官吏都是出身世家,而新政损害了世家的利益,那些官吏还会真心推广吗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