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20章 宏大规划(3)

第120章 宏大规划(3)

  为什么不修水泥路?

  因为水泥跑太硬了,马蹄踏上去后,损伤性太大。

  即使蔡成用了马蹄铁,马蹄铁损伤的速度也太快。

  目前,蔡成还不想把马蹄铁、双镫马鞍公开,只是在军械工坊在悄悄地打制。

  这两样东西,可模仿性太强了。现在公开,很快就可以流传到草原上。那乌桓、匈奴、鲜卑,甚至包括在西边苦寒之地的党羌,都会战力大增。

  这可是蔡成打击这些民族的利器。

  不打则已,一旦开打,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出击,直接把这些民族打残。

  不打残,谁会和你讲民族大融合?

  自古以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落后文明,摧毁先进文明。

  亚述人摧毁古巴比伦文明,罗马摧毁希腊文明,基督教摧毁罗马文明,雅利安摧毁古印度文明……

  就是中国,历经五胡乱华后,依靠着小冰河期结束,天气回暖,以及南方多河流的地理条件,才勉强保住了根基。

  之后的蒙元和满清,对中华文明的损伤也非常大。

  不过,蔡成不允许这些事情再发生了。

  蔡成还要在平原国境内,建立了一个毛纺作坊。

  第一批羊毛,马上就要运回来了。

  毛纺作坊做两件事:给羊毛脱脂,再纺成毛线。

  之后,就能以针织作坊的名义,向整个青州女性发放毛线,然后再回收她们织好的毛衣。

  她们不会织毛衣怎么办?

  没关系,等毛线纺好后,蔡成先在临淄找一些教坊中的姑娘,先把她们教会。然后再以她们为教师,从各农庄抽调女性来临淄学习。

  这些人学成回去后,就可以传授给农庄中所有的女性。

  这也是有了农庄之后,管治可以下基层的好处之一。

  有了农庄,“皇权不下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按蔡成的想法,青州所有女性,只要满十岁,只要不是残疾,一律要学会织毛衣。

  没办法,按现在的工艺水平,蔡成还无法制出织衣机,哪怕有图纸也不行。

  有了农家乐,向各农庄发放毛线和回收织好的毛衣,也非常简单。

  在毛衣方面,蔡成的策略就是“以青州供全国”。

  如此一来,一个农家女子,仅凭织毛衣,就可以供养一家人。

  蔡成要把青州的人力用到极致。除读书的孩子和无力劳作的老人外,其他人都必须做事。

  按蔡成的计算,青州一年出售毛衣的收益,起码能达到百亿钱。

  在毛衣的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是加工成本,然后是脱脂成本,再然后是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还不包括羊毛运输。

  草原上的乌桓、南匈奴,包括占据河套地区的党羌、远离大汉朝边境的北匈奴和鲜卑,恐怕都希望有人收走这些羊毛。

  这羊毛放在那里,实在是太臭了,可以把人直接熏死的那种。

  他们为了不让羊毛成灾,每年都要焚烧无以计量的羊毛。

  所以,如果有人能把羊毛收走,他们不仅不会收钱,而且还会倒贴。

  如果哪个部落不倒贴,商队就不收他们的羊毛。

  蔡成对商队提出的要求就是,倒贴不要五铢钱,要么是铁矿石,要么是牛羊马等牲畜。

  其中,马还必须是头等战马。

  要牲畜,是因为蔡成要在青州建立养殖场。

  青州当前的耕牛还欠缺很多;青州当前的肉食,还只是以海鱼为主;青州当前的驭马都不足,战马更是奇缺……

  当然,蔡成也给了草原上各种族各部落很大的好处,比如说粮食,比如说雪花盐,比如说宽幅布……

  以后还有用新型布料制成的各种营帐,可以取代当前毡房的那种,以及在草原上可以容纳牛羊马等牲畜的大型、易装卸的牲畜保暖房。

  保暖房以煤供暖,可以保证哪怕遇到大风雪,牛羊马都不会冻死。

  总之,蔡成通过煤、火炕房、毛衣、适用于草原的大型营帐、专门为牲畜制作的保暖房等,全力在为寒冬做准备。

  为什么会这样?

  蔡成可是知道,东汉末年,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小冰河期的开始,而且将一直延续到西晋末年。

  小冰河期到来时,气温下降,亩产锐减;降水减少,连年大旱;牧草不生,牲畜冻亡。

  第一次小冰河期,从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年,摧毁了商朝,成就了周朝;

  第二次小冰河期,征兆出现于西汉末年,真正到来的时间是东汉末年,一直延续到西晋末年,摧毁了汉朝和西晋两朝;

  第三次小冰河期,从唐末到宋初,摧毁了唐朝,成就了宋朝;

  第四次小冰河期,是明末清初的数十年,摧毁了明朝,成就了清朝。

  这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