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24章 巧遇刘备(2)

第124章 巧遇刘备(2)

  刘备自知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丞,抬头仰望,都望不到州牧的位置。

  何况,自己从未与蔡州牧有过往来,八竿子打不着,他怎么会知道自己?

  想想正史上,太史慈前往平原国,代孔融向刘备求援,刘备都受宠若惊,留下千古名句: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刘备此时,打着中山靖王后人的旗号,巴不得能得到大人物的认可。

  蔡州牧,青州之首,封疆大吏,可与九卿并列,是刘备搭着梯子都够不着的大人物。

  自己和蔡使君的级别,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方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这个小人物。

  刘备此时,全身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激动,太激动了。

  “非家父知玄德公,而是成知玄德公。”

  蔡成一句话,直接把刘备从高空摔到地面。

  太残酷了!

  你哪怕就是骗骗我,让我多高兴一会,也可以呀。

  我刚刚开始激动,连双臂、双腿的肌肉都抖起来了,结果你说蔡使君不知道我,而是你这个黄口小儿知道我……

  这……这太没人性了吧?

  谁知道,身旁关羽的一句话,又把刘备从深渊中,又给拎到半空中。

  “吾乃关羽关云长,当面可是率领不足三万青州护民军,来回奔袭数千里,转战齐国、北海国、齐国、泰山郡、济北国,击退‘兖徐犯青州’十余万黄巾余党的成公子?”

  蔡成哑然。

  挫败“兖徐犯青州”,也才过去不到一个月,就已经传得如此神乎其神了吗?

  其实,这是蔡立所为。

  因为北海国被琅琊军祸害了近万亩田地,为了安抚北海民众,在取得大胜后的第一时间,就快马传讯整个北海国,宣扬护民军的逆天战绩,颂扬北海国民众围困琅琊军的大义之举,并告知北海民众,哪怕近万亩田地被破坏,牧府也绝对不会让一个北海民众饿死。

  而刘备一行人,从徐州进北海,必然经过琅琊国。

  在琅琊国就听到“兖徐犯青州”,琅琊军入北海,全军覆没,只逃脱孙观一人,连琅琊相萧建都被生擒于莒城附近。

  关羽、张飞都是武将,刘备也因要就任北海下密县丞,自然是对此消息更为关注。

  结果,刚刚进入北海国,就听到百姓们在传颂成公子的丰功伟绩。

  什么只率领一千童子军,就烧毁了于禁三万大军的粮草,还活捉了于禁;

  还有护民军依成公子之计,前堵后截,全歼臧霸三万兵马,只有臧霸只身跳崖逃脱;

  萧建率琅琊军犯北海,留守北海的护民军首领,康王亲封的护王校尉樊北,直接调动北海民众,把万余琅琊军,分成若干小股,围困了三天三夜,然后青州治安军及时赶到,迫降全部琅琊军;

  护民军大首领,按成公子之令,抄了琅琊军后路,在莒城前生擒琅琊相萧建;

  成公子还率领一千童子军,深入济北国,面对万余黄巾余党,活捉其首领鲍韬,斩杀大半贼军;

  最后一役,按成公子将令,护民军不顾连续作战的疲劳,奔袭千里,于千钧一发之际,在历城前拦住鲍信率领的四万兖州精兵,浴血拼杀一昼夜,最终活捉鲍信,全歼鲍信军,护住济南王……

  当前,“成公子”三个字,在北海国内,比在东莱郡还要响亮不知多少倍。

  读书人传诵着成公子的“四为”之言,百姓传颂着成公子乃天神下凡,率领护民军,浴血奋战,保青州周全。

  关键是,成公子今年才十三岁。

  蔡成客气地对关羽说道:“这位是云长义士吧?兖徐勾结黄巾余党,犯我青州,想坏我春耕。春耕被破,青州数百万民众必将饿殍遍野。我青州虽然兵少,但名曰‘护民军’,自当以‘爱民、护民’为宗旨。哪怕血流成河,也要击退兖徐贼子。”

  蔡成说得大义凛然,实则是告知关羽、张飞两人护民军的宗旨,也是告诉刘备,在青州,一切以民生为核心。

  然而,平时聪颖无比的刘备,却没去想蔡成话中的寓意,反而脑子中灵光一闪。

  据说蔡州牧只有一个嫡子。

  蔡成知道自己,和蔡州牧知道自己,岂不是没有区别?

  何况,这一路来,处处听闻成公子的丰功伟绩。尤其进入东莱,谁要是敢对成公子稍加质疑,那些农夫就会摆出与你拼命的架式。

  可见,成公子在青州巨大的名声与名望。

  什么曲辕犁、宽幅布,什么收黄巾、建农庄,什么大医堂、大学堂……

  哦,还有拒外敌,护青州。

  青州所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出自成公子之手。

  成公子真的只是黄口小儿?

  那青州那些逆天之策、逆天之物、逆天之举又如何解释?

  想到此处,刘备对着蔡成深深一礼。

  “一路行来,尽闻成公子大名;一路所望,皆是成公子之伟绩。备拜见成公子!”

  关羽和张飞震惊不已。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