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30章 统战士族(1)

第130章 统战士族(1)

  你没看错,就是掉脑袋。

  一州之牧,对太守、国相有任免权,对其下的官吏有生杀权。

  当然,所有官吏,都会轮换着进入大学堂培训。

  总之,想继续混日子,肯定是不可能了。

  同时,青州在请旨后,对其他十二州发出了《招贤令》,上面明确注明了青州对官吏的考成法,并希望有志向、有胆识的读书人来青州为官为吏。

  在会议结束之前,蔡立还宣布,整个青州都要重新丈量田地。

  负责丈量的,是蔡成在东莱成立的“勘测大队”,全部由寒门子弟和孤儿院的十六岁以上孤儿组成。

  配合丈量的,则是各县的治安军。

  也就是说,县府和士族豪绅,一律插不上手。

  当然,丈量之时,也需要县府官吏的配合,就是确认这田地是谁家的。

  整个丈量田地,限时一年内完成。

  青州的暴风雨来了。

  会后,大多数官吏提出辞官之请。

  他们都被吓坏了。

  蔡立也不含糊,确认那些请辞之人后,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当场批准,批准请辞。

  不仅如此,还当场任命新的官吏,然后在治安军的护送下,与请辞者同行,前往接手。

  在来临淄之前,大学堂就为蔡立准备好了两千多预备官吏,这些官吏请辞,本想以此威胁牧府,谁知正中蔡立下怀。

  东莱的数千读书人,终于不用先举孝廉,再慢慢等待了。

  管氏、太史氏、左氏等世家大族,因为推崇“新农体系”,不仅没有没落,反而不断强盛。

  蔡立怎么有郡县两级官吏的任命权和生杀权?

  当然是皇帝刘宏给他的。

  一切都是为了“农庄之策”。

  刘宏只给蔡立派来一位督察御史,其他的包括州郡县的三级官吏,蔡立都有任命权和生杀权。

  刘宏的意思很明显,我把权力给到极致,如果你再做不好,那就不能怪我了,而且我对你下手也绝对不会手软。

  派来的督察御史是谁?

  就是坚决不参与“兖徐犯青州”的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

  刘岱是刘家血脉,又通过“兖徐犯青州”向陛下表明了,他并未与士族同流合污,自然得到了刘宏更多的信任。

  所以,派他来监督青州试行“农庄之策”,刘宏还是放心的。

  曹操会后向蔡立、蔡成告别,说是朝廷旨意已到,调他回京都。

  蔡成估计,曹操回去后,就会成为“西园八校尉”之一。

  西园八校尉,一方面是皇帝刘宏想要亲自抓住军权,另一方面是十常侍和大将军何进之间争夺之地。

  可蔡成并不知道的是,因为“充任犯青州”,让刘宏察觉到世家大族势力太过庞大,所以他任命的八校尉,会把如袁绍这样的士族子弟排斥在外。

  曹操在蔡成为他送行时,对蔡成说了一句话:“新农体系要挖世家大族的根,我认为不可取。你不知道整个大汉,士族的势力有多强大。新农体系再好,也走不出青州的。”

  曹操,汉朝开国功臣、汉相曹参的后人。“萧规曹随”中的曹,指的就是曹参。

  如今,曹操对蔡成如此说,也算是推心置腹了。

  “曹操果然比刘备的野心要大很多呀。”这是事后蔡成的感叹。

  蔡成明白,曹操并不想投靠青州。

  当然,蔡成也不会勉强。他无法尽收天下之才。

  如此雄主,全部被蔡成收归麾下,也不现实。只不过,曹操济南相的的经历,不知他日后是选择与青州交好,还是与青州为敌,一切看缘分吧。

  刘备顺利地就任琅琊相。

  蔡立并没有难为刘备,在他就任前,就已经遵旨,把萧建三族缉捕归案,并没有待刘备前来处理。

  不过,蔡立并没有直接杀,而是请旨陛下,杀了一些家族主要人员后,其他人全部贬为奴籍。

  有了蔡立的行动,刘备就可以在琅琊国充分体现他的仁德,做好人了。

  而泰山郡,蔡立则是请陛下派了应邵来做太守。这也是告诉皇帝,我不想在青州独立,我是真心为朝廷考虑的。

  刘备就任琅琊相,是蔡成陪着一起去的。

  蔡成可不是为了送刘备上任。琅琊国有三个传颂后世的士族,需要他亲自跑上一趟。

  排在第一位的是琅琊王氏。

  这可是后世被称为“华夏首望”的家族。

  琅琊王氏,秦王翦之后人。秦灭之后,王翦后人聪明地大迁移。一支移到并州太原郡,称为太原王氏;另一支迁移到徐州琅琊国,称为琅琊王氏。

  两支不分主次,在后世也都发展得不错,只是琅琊王氏更胜一筹。

  琅琊王氏,在后世有六百多人名垂青史。其中有九十二位宰相,三十六位皇后,三十六位驸马,还有如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