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33章 欢歌笑语

第133章 欢歌笑语

  蔡必早在三月底,就组织了上百支从各个方向进入草原的商队,日后羊毛还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回来。

  针织作坊成立,蔡成教会的那些教坊中女子,开始乘坐马车,以临淄为中心,开始传播如何“织毛衣”。

  会织毛衣的女性,再被各县组织起来,到各个农庄去传播。

  按此势头,用不了三个月,整个青州的女子都能学会。

  今年冬天,青州人不会再挨冻了。

  至于商队带回来的养马师,当然是拖家带口一起来的。

  草原上人口本来就不足,各部落都不愿意出卖奴隶,可架不住商队用雪花盐交换呀。

  每个部落交换一户,五年后,被交换之家,还可以选择是否回到草原,这买卖好像不亏。

  在山区,还出现了茶庄。

  在蔡成的指点下,农署在崂山找到了茶树。然后把茶树移植到各处,产出的茶叶还都有好听的名字:崂山春芽、蒙山碧绿等。

  原来的依靠微薄的山田和狩猎为生的山民,摇身一变,都成了茶农、蔗农,而且还都学会了炒茶和种甘蔗的手艺。

  甘蔗的种苗,可是商队深入扬州带回来的。

  蔡成知道,青州并不很适宜种植甘蔗,毕竟甘蔗是喜温植物。

  但也不是不能种,只不过产量低一点而已。

  哪怕产量再低,也可以为制糖作坊提供原料呀。而且把甘蔗种下后,就让它们自由生长,平时根本不用去管,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茶叶和甘蔗,就可以改变山民的生活了。

  胶东半岛除蒙山、泰山地区外,其他主要是丘陵地带,山民数量可是不少。

  你别说,炒出的茶叶,用开水那么一泡,喝上一口,清神洗脑,别提有多惬意了。

  别人不说,仅仅是青州的世家大族,都抢着去农家乐买上几两。

  当前只能去农家乐买,别的地方根本买不到。

  至于牧府所说的蔗糖,目前还没把甘蔗种出来,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只要想想,也足够让人垂涎欲滴了。

  有了茶叶这种新产品,青州人对牧府公布的其他从未听过的产品,就有了无限遐思。

  就连原本对蔡成恨之入骨的那些世家大族,都停止了小动作,想看看青州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

  农署开始为农户发放铁锅和菜刀了,每户限领一套。

  其实也不能说是发放,而是赊账。

  一年内,领了铁锅的农户,要向农署支付五十钱。

  可农户不会用铁锅怎么办?

  好办。蔡成在临淄成立了一个叫“一品天下”的酒楼,专门负责培养厨艺。

  每个农庄的庄主,可以带一名女子,前来一品天下学习如何用铁锅。

  青州那么大,学用铁锅煮饭、炒菜、烧菜,要跑那么远吗?

  当前也没有那么多的铁锅,只能从齐国开始发放。

  刚刚找到铁矿,开采还需要一些时间,器具作坊一直正在赶制。

  所以,铁锅、钢制菜刀的发放,和学习铁锅厨艺,是同步推进的。

  至于没有加入农庄的世家大族想要购买铁锅,抱歉,先农户,后大族。

  用铁锅后,农户们发现,好处太多了。

  可以节约大量柴火和煤炭,而且烧饭、烧水的速度都极快,每天可以节约出大量的时间不说,饭菜的味道还更鲜美。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因为铁锅可以保证饭菜都能够熟透。

  而原来用的石锅、陶锅,要么煮很长的时间,消耗大量的柴火,要么就是半生不熟的。

  而且牧府倡议:凡是领到铁锅的人家,从此不要再喝生水,而是改喝白开水。

  喝白开水可以让人少生病。

  同时,牧府还在城镇及农庄中,开始了“全民卫生”活动。

  蔡成不想让九年后的“出血热疫病”爆发,预防措施从现在就开始了。

  每个城中,都修建了若干个公共茅房。

  农家乐还有出售木制的马桶,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价格还贼便宜。

  也就是说,无论是城镇还是农庄中,都不允许随地大小便,否则重罚。

  县府还组织了专门的“运香队”,每天的任务就是上门收“香”,然后运往农庄的“肥池”。

  农庄有专门守肥池的老人,每运来一车“香”,老人都会在一条细绳上打个结,月底时,运香工就可以拿着绳结,去农家乐结算月钱。

  运香工,除运送粪肥外,还要打扫街道和运送垃圾。

  城中也好,农庄也罢,都摆放了很多垃圾筒。

  农庄的垃圾桶不需要操心,因为被农庄之人打理后,基本剩不下什么了。

  但城中的垃圾就多了。

  所以,运香工还要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