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162章 料敌先机(4)

第162章 料敌先机(4)

  “镇守?然后每天等着他们来骚扰?”蔡成戏谑地对着关羽一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要征服他们,同化他们,永久消除边患。”

  关羽听了此话,马上单膝跪地。“大帅,羽请为先锋!”

  大家都明白了。

  大帅就是在等朝廷下旨,让青州出兵。如此,青州护民军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去消除边患了。

  不愧是名扬天下的成公子!

  不愧是大家的主公!

  只有张牛角小声嘀咕着:“我还以为是为了改朝换代呢。”

  声音不算小,大家都能听到。

  “哈哈,子民,不开心了?”

  “没有不开心,只是觉得不够。我们镇守西北边境,可西北各州的百姓,还不是依然在受苦?”

  “哈哈哈哈——”蔡成放声大笑。

  “看到没,这就是我看重子民的理由。他内心中,总是装着百姓,装着‘护民’二字。”

  关羽、太史慈几人,有点羞愧地低下头。

  三年了,他们哪怕经过反复的洗脑,在他们的心目中,仍然是大汉排在第一,青州排在第二,蔡成排在第三。至于百姓,可能还要再往后排上几位。

  之所以青州排在第二,是因为青州足够富庶,他们不想再每天只吃两顿饭。

  之所以蔡成排在第三,是因为他们跟着蔡成,才能有更好的前程,才能光宗耀祖,才能留名青史。

  而张牛角、管亥、禇燕等人,一直都是把百姓排在第一位的。

  这就是经受过贫苦与否的区别。

  蔡成知道,这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改造一个人的思想。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世界历史更为久远。

  古今中外,第一个提出“民为贵”的是孟子,但也仅仅是提出。

  可真正把穷苦百姓当成基本力量,提出“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身体力行者,唯伟人一人尔。

  “子民,你想过没有,如果护民军要永远消除边患,至少要浴血奋战很多年吧?那护民军的粮饷从哪里来?

  对呀,粮饷军械从哪里来。

  大家都被蔡成给问懵了。

  消除边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一般来说,没有数十年上百年,根本做不到。

  如果都从青州补给,青州如何承担得起?

  仅仅是运输,就要消耗一半以上的粮草。

  “要消除边患,首先要有充足的补给。青州无法负担,就得要冀、幽、并、凉四州提供。而四州要能提供充足补给,唯有实施‘新农体系’。”

  蔡成说到这儿,蔡成喝了一口水,来回扫视着手下将领。

  半晌,他才微微一笑,说道:“我已经上表朝廷,为了永久消除边患,护幽、并两州百姓的平安,由青州护民军来镇守北境,补给则由冀、幽、并三州提供。

  “而且,我还举刘岱刘公山任并州刺史,举刘虞刘伯安任幽州刺史,当前冀州刺史贾琮继任,然后在三州实施‘新农体系’。

  “若不如此,无法保证护民军粮饷不说,边患永远无法消除。”

  这下子,关羽、太史慈等人高兴了。

  实施“新农体系”好啊。

  既可以富庶当地,又可以为朝廷多缴纳赋税,保证护民军的粮饷军械补给,也根本不是问题。

  “大帅,高!实在是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良策。”

  “不愧是我主公,此计太高明了。”

  转眼,一连串彩虹屁,朝着蔡成飘了过来。

  其实,他们真不是拍马屁,而是确实觉得此策是真的高明。

  “可朝廷要是不答应呢?”管亥还是信不着朝廷。

  “呵呵,放心。吾父现在不仅是大司农,还是皇子少师,常与陛下交流。而且这关系到边患大事,朝廷必然会应允。”蔡成信心满满。

  其实,哪里需要朝廷答应?

  蔡成出发前,就和刘岱商议好了。

  蔡成出发前来平原国时,谢方已经在前往鄗城、去拜见冀州刺史贾琮的路上了。

  朝廷同意,我就明着实施;朝廷不同意,我就暗着实施。

  明着实施,朝廷还能够收到赋税;暗着实施,朝廷可能一根毛都收不到。

  有护民军撑腰,普通农户交不起赋税又怎么了?

  知道什么叫“架空”吗?

  众将群情激奋。

  张飞大叫一声:“小军师,你只说了企图,还没说怎么实现企图呢。快说,老张我一定要打头阵。”

  “打头阵哪里轮得到你?我是副军团长,当然是我来打头阵。”

  “去恶,你副军团长上什么阵?有我虎狼骑,足够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