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16章 对话张杨(2)

第216章 对话张杨(2)

  如果大将军手上没有兵马,就无法与十常侍分庭抗礼。

  仅凭手下两个西园校尉的兵马,根本无法与蹇硕,或者说十常侍抗衡。

  为了让刘辩继位,大将军必然会引兵马入京。

  鲍信那路兵马早就被成公子收了,自己这路兵马,也被成公子给散了。

  那大将军唯一的出路就是以自己大将军的身份,从其他州郡调人马入京。

  虽然张杨知道,先帝曾经下旨,大将军何进归蹇硕节制。

  可现在先帝已然驾崩,从官职上,大将军此时才是大汉军方第一人。

  既然是第一人,自然对大汉军队有调动、指挥的权力。

  可何进会从哪里调兵入京呢?

  如果士族集团站在大将军一边,司棣周边的兖、豫、凉、并,似乎都能调得动。

  可如果士族站在十常侍一边,或者是两不相帮,做“骑墙派”,大将军能调之兵,大概就只有凉州董卓军和并州丁原军了。

  吕布以及并州狼骑急匆匆地奔京都而去,必然是奉了丁原的指令。

  丁原属于士族集团,哪怕他两不相帮,也绝对不会允许董卓干涉皇位之争。

  如此一来,极大的可能丁原军和董卓军会起冲突。

  两军军力相当,战力相当,很难争出一个高下。

  想到此处,张杨惊诧地望着蔡成。

  “大……大帅,您……您让奉先可以任意调动兵马,就是……就是……就是为此么?”

  “哈哈,我不是神仙,哪里有那些神机妙算?我只是得知陛下身体一直不好,而京都无兵,才有意放吕奉先率兵投奔丁大人的。

  “毕竟丁大人对先帝赤胆忠诚。有他护着先帝,先帝无忧,我青、冀、幽、并四州亦无忧矣。”

  蔡成的回答合情合理。

  如果蔡成能够预料到先帝三十出头就会驾崩,他也不会不顾青州安危,率领青州护民军倾巢而出了。

  不过,看到成公子对先帝如此忠诚,倒是把张杨感动了一把。

  “丁原大人忠诚先帝,或者是两不相帮,要帮也会帮十常侍,毕竟十常侍是先帝最为信任的人。哪怕丁原大人两不相帮,也绝对不会允许董卓干预皇位之争。

  “主公之举,竟然可以让京都各种力量达到平衡,妙!绝妙!”

  张杨兴奋了起来。“大帅,难怪你组建征南军团。原来你是担心京都打起来,危及两位皇子。”

  得,张杨误会了。

  他以为征南军团,就是为了找准时机,借京都内的纷争,以勤王为名,参与到拥立之中。

  可主公意属哪位皇子呢?

  看到张杨脸上阴晴不定,蔡成笑了。

  “护民军保大汉,护万民,却不宜参与皇位之争中。否则史上会说我蔡成拥兵自重,擅立幼帝,胁迫朝堂。我不参与,不等于我看着两位皇子陷于危难之中,成为士族、宦官、外戚手上的玩物。”蔡成神情肃穆,表现出他维护汉室的决心。

  “可……”张杨的话没有说出来。

  蔡成知道他想说,万一新帝不支持新农体系,那青州所做的一切,岂不是都泡汤了?

  真要如此,岂不是朝廷逼着青州高举反旗?

  青州真要举起反旗,朝廷兵马还未必能够打得赢。

  三十万护民军暂且不论,青冀两州,起码还能组建百万悍兵。

  要知道,取消新农体系,就等于是砸了农户的饭碗,农户能不揭竿而起?

  这成公子的算计,是不是太深了?

  朝廷真要取消新农体系,就是逼青州造反,史书上都不会说蔡成半个不字。

  毕竟取消新农体系,就是置黎民百姓于不顾,只维护士族豪绅们的利益。

  如此,成公子不仅不会在史上留下骂名,还会留下赞扬之声。

  “新帝不会取消新农体系。因为这是先帝留下的,新帝不好一登基就马上取消。”蔡成反而给张杨解释了起来。

  “可只要再过一年,到明年秋收,冀、幽、并三州的新农体系,将和青州一样,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那时,谁还敢不顾遗臭万年而取消新农体系呢?

  “哪怕新帝年少,也会明白这个道理的。

  “就好像当年秦惠王只杀商鞅,不废鞅法一样。

  “而我创建新农体系,还富庶了大汉四州,率领戍边,消除边患,功劳不敢说有多大,总归是有功无过吧?新帝也没有理由杀我呀。

  “所以,哪怕新帝继位,也不会拿我青州蔡家如何,除非新帝就是想做亡国之君。”

  张杨听着蔡成的解释,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新帝年少,哪里懂这么多?

  届时他受朝上群臣蛊惑,自己也根本不知道新农体系利国利民,真下旨废除新农体系、问罪青州蔡家,又将如何?

  不过,要真是如此,那样的汉室,也不再值得他奉献忠诚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