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243章 聚兵河内

第243章 聚兵河内

  蔡成接到《倡议书》后,“哈哈”笑着说道:“这是袁绍想为其叔叔袁隗报仇雪恨呀。”

  其实,蔡成内心可是笑欢了。

  他为何来漆垣?

  不就是在等这一天吗?

  不过,他也发现,因为他,历史已经不在原有的轨道上了。

  正史中,发出倡议的,本是东郡太守乔瑁,现在变成了袁绍与王匡。

  真不知,最后响应倡议的能有多少路诸侯。

  不过,管他一共有多少路诸侯,反正蔡成是要响应的。

  于是,蔡成连发数令。

  一令青、冀、幽、并四州响应倡议,每州出兵五千,由厉志率领,前往河内郡与袁绍汇合;

  二令厉志与袁绍会合后,不参与争夺盟主之位;

  三令高都的征南军团,做好向京都洛阳开进的准备,尤其是攻打洛阳城的准备;

  四令青州方面,向响应倡议的援军,提供五十万石粮草,由厉志带往河内郡;

  五令厉志只是口头称粮草提供给联军,但却要攥在手上,不能由联盟支配。如果实在顶不住联盟的压力,则只交出一半,剩下一半为自己的兵马所用;

  六令占据三辅之地的征西军团,派出精干兵力,以偷袭方式占据潼关,截断董卓与关中的联系;

  七令特战队即刻出发,同样以偷袭方式占据函谷关。

  八给黄琬去了封信,希望他也响应倡议,派兵前往河内郡。如果豫州兵马届时与青州兵马共进退,则是更好。

  厉志率兵抵达河内郡治所怀县后,得到了袁绍、王匡亲自出迎。

  没办法,厉志带来的兵马最多,他们不得不恭敬着点。

  厉志还没进入议事大堂,就听到里面热闹非凡。

  人人都在痛斥董卓之暴行,个个都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的感觉。

  厉志随着袁绍、王匡走入议事大堂,十数人正在热议。

  抬眼望去,除了黄琬、曹操、刘备三人外,其他人厉志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也难怪厉志不认识,他过去在东莱,只是个小小的都尉,根本没机会结识这些人。

  而且,他就是想结识,别人也不会搭理他。

  黄琬是在与其他几个州牧一起,去观摩青州时,厉志曾给他们讲解过如何组建治安军,以及治安军的重要性。

  在蔡立召开“青州官吏大会”时,厉志负责大会安全事务,认识的曹操。

  厉志在组建琅琊国治安军时,没少和刘备打交道。

  看到厉志进来,黄琬马上站起来打招呼;曹操则是微微皱眉,但还是遥遥与厉志见礼。

  只有刘备,马上偏过头去,一脸尴尬。

  他是因关张二人违反军令受到牵连,一起被赶出青州。

  虽然成公子确实上表举刘备为徐州牧,可先帝未及下旨,就突然驾崩。徐州牧一事,自然不了了之,仍然是陶谦在担任徐州刺史。

  刘备竟然还是与关张二人去投奔了陶谦。

  真不知道,如果陶谦知道蔡成上表举荐刘备为徐州牧,自己见到刘备会是个什么表情。

  不过,此时的陶谦已年近六十,加之与刘备一见,相谈甚欢。一高兴,竟然辟刘备为徐州别驾,而且专管军事,就连臧霸和孙观两人,都居于刘备之下。

  当年“兖徐犯青州”,臧霸、孙观两人大败,又被朝廷通缉,无路可走,只好回到陶谦身边,希望陶谦能救他们一命。

  陶谦也知道,二人犯青州,是受自己之命。就把他们两人藏于自己麾下的丹阳兵中。

  至于陶谦自己,硬是顶着圣上的旨意,坚决不入京面圣。谁知竟躲过一劫,刺史之位也没有动摇。

  刘备知道陶谦与青州为敌,结果还是去投奔,这也是与青州这敌的态度。

  刘备此时哪里管与谁为敌?

  他只求有个安身立命之地。

  所以,看到厉志进来,刘备才顿感尴尬。

  经王匡介绍,厉志才知道响应倡议的还真不少。

  豫州牧黄琬。应蔡成信件而来,只率领两千兵马,并准备交给厉志统领。

  不过,黄琬准备马上就返回豫州。

  因为他来怀县,是受蔡成所托,给厉志送了两千兵马来。

  兖州刺史孔伷。本是豫州刺史,黄琬任州牧后,他就被调兖州为刺史。此次统兵五千。

  徐州别驾刘备。奉徐州刺史陶谦之命,率关张两人,及五千丹阳兵,响应倡议前来讨贼。

  陈国太守张邈(统兵三千)。

  陈国为豫州治下,可黄琬就任时短,并不能节制张邈,只好任其自率兵前来。

  东郡太守乔瑁(统兵五千)。

  东郡属于兖州。东郡太守,按名义,是孔伷的下属。但他就任兖州刺史,却无法节制乔瑁,只好任乔瑁自带兵马响应倡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