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337章 帝师之重

第337章 帝师之重

  做鬼脸,是童子军的常见科目。

  管笃为童子军时,就已经学会了。

  当然,这也就是在童子军中,如是在那些士族中,这可能就会被看成不端庄的体现,是要被垢病的。

  “少师大人,你着相了。皇帝不拜师,是因为他已出师。否则,哪有太师、太傅这些官职?”贾诩笑着。

  “尚书大人,你看小亮子、小淮子,他们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我也想每天开开心心的,而且,过去都是太后教我,我也想有我自己喜欢的师尊,来教我本事呀。

  “您不是希望我能成为明君、圣君吗?我拜大帅为师,学了大帅的本事,我才能做明君、圣君。”

  刘协看到王允阻止,急得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差点哭出声来。

  王允招架不住了。

  “这……这……”了半天,随之起身,对蔡成便是一个大礼。

  “成公子,你可知帝师之重?”

  “事关一国万民,自是重于泰山。”蔡成郑重地答道。

  “那你能教陛下什么?”

  “为君之道。”蔡成轻轻地吐出四个字。

  “你年尚未及二十,你如何懂得为君之道?”王允追问。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为何不能懂为君之道?”

  “公子说的可是孟子的‘仁义之道’?”王允咄咄逼人。

  陛下拜师可是大事,天大的事。

  过去皇帝给自己的皇子选太师、太傅等,也都是千挑万选。

  如今,只是小皇帝一句话,这成公子怎么就顺竿往上爬呢?

  王允不得不怀疑,成公子有野心,似乎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

  所以,王允此时可一点不敢客气。

  “孟子的‘仁义之君’、‘仁者无敌’,随着千余年的变迁,早已不合时宜。”蔡成举重若轻。

  “当然,仁,也是为君者必备的品质。不过,要看如何诠释这一‘仁’字。

  “庄子曰:大仁不仁。其意之深远,须为君者深思之。

  “然而,仅仅一个‘仁’字,可做不了什么明君、圣君。

  “在我看来,为君之道,无非是:怀天下,悯万民,明刑律,知兵战。识人任能,平衡朝堂;锐意创新,以逊后世。

  “能做到如上既可称圣君。”

  王允惊得无以复加。

  上述六条,哪是凡人能够做到?恐怕圣人也会望而却步吧?

  贾诩出面,把王允拉回了几案前。笑道:“公子之能,非你我所能妄揣,实高深莫测也。可为天下师。”

  法正也笑道:“尚书大人要知公子之能,待酒足饭饱之后,我带大人巡视军营,路上慢慢讲与你听便是。

  可为天下师?

  这赞誉太高了吧?

  可对蔡成来说,还真是一点不高。

  或许当前因年纪过轻,在“平衡朝堂”上他还有所欠缺,可他可以完全以新的治国体系,来取代旧的治国体系,由此整个朝堂之上,就变成只他一人懂,别人不懂,不就可以了?

  如此,他根本不需要和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相斗,反正我说的,你们根本不懂,照着做就完了。

  半晌后,王允有些气馁地说道:“如此圣君,自古未有。”

  “尚书大人又着相了。始皇帝嬴政、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皆已近乎圣君矣。”蔡成呷了口百果酿,轻言道。

  “愿闻其详。”

  接话的可不是王允,而是贾诩。

  “推翻秦时,皆言始皇帝残暴。

  “可始皇帝未杀任一功臣,未戮任何一国贵族。

  “如若他真的对六国贵族举起了屠刀,请问还会有他薨后的天下反吗?

  “观始皇帝用人,各有其能,各尽其忠,唯能是举,唯才是用。连韩国的奸细郑国,都能被他重用,从而郑国渠成,八百里秦川富。如此,能说他不识人、不任能?

  “皆言秦法残暴。可秦法真的残暴吗?其实都是儒家污蔑始皇帝之言。如果秦法真的残暴,为何汉承秦制?

  “至于书同文、车同轨、器同衡、创帝制、施郡县、驱北胡、伏南蛮……,诸多创举,岂不都由我大汉继承并延续?

  “至于始皇帝最后求长生,人之常情也。看自己打下的万里江山,如何不留恋?”

  蔡成悠然自得地喝着百果酿,论述着他对秦始皇的评价。

  “公子肯定读过贾谊的《过秦论》,其中所说秦之四大过:三主失误,不施仁义,民心尽失,大臣失语。公子何解?”王允也是饱学之士,自然不能被蔡成如此就忽悠住。

  “贾谊的《过秦论》总结得非常好。不过,他忽略了秦的历史背景。

  “其一,秦始皇灭六国、一天下、开帝制、施郡县,让他得意忘形了。

  “他从未觉得治天下之难,更甚于打天下。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