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三塑强汉> 第374章 少年杨修(1)

第374章 少年杨修(1)

  <div class="tt-title">第374章 少年杨修(1)

  “哈哈哈哈——”荀彧朗声大笑。

  荀彧当然看得出来,杨彪不愿自己最出色的儿子入朝为官。

  荀彧也能够想到,这次朝廷大换血,这些以杨彪为首的三公九卿,可不是“不满”两字所能形容的。

  他们因失去手中权势和背后家族失去的财富,加之成公子提出的“天下人治天下”,肯定要与成公子血战到底。

  如今,杨修的到来,算是照着杨彪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看,你们士族之中,也有支持成公子、支持新农体系的。

  不过,荀彧也知道,其他不说,以弘农杨氏的能量,真说不定要搞什么幺蛾子出来。

  哪怕弘农杨氏宣布造反,他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现在,成公子已经说动了杨修,弘农杨氏内部,已经出现了些许裂隙,看你杨彪怎么办。

  荀彧马上让御林军把杨修带入议事堂。

  杨修进来后,果然风尘仆仆,一看就是日夜兼程赶来京都的。

  年方十五岁的杨修,进门后,就有点懵了。

  他看到了自己的大伯。

  “德祖,今天正好议事,令伯也在此。还不赶快见过你伯父和各位大人?”荀彧与杨修见过礼之后,马上爽朗地说道。

  杨修这才醒过梦来,对着杨彪和各位大人躬身行了个大礼。

  “修儿,此乃相府,哪是你一个孝廉能来的地方?还不赶快回府!”杨彪的脸色很不好看。

  他可不想杨修出现在此处。

  “大伯,是成公子让我来寻丞相大人的。我要入大学堂读书,然后再谋一吏职,成公子说当前负责大学堂的主使,便在丞相府中。”

  杨彪听了此话,突然之间,脑中有了个主意。

  哪怕他们要反抗成公子,也需要细作不是?

  杨修如果真的愿意在成公子阵营中做内应,未必就是坏事。

  当然,这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不过,为了士绅豪强这一整体,哪怕牺牲掉自己这最为喜爱的晚辈,也在所不惜。

  杨修可能也发现自己的回答太生硬,于是用缓和的语气说道:

  “大伯,侄儿在弘农与成公子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故应成公子之邀,前来京都入朝为吏。

  “入城后,就去见了成公子。成公子正陪着陛下玩耍,便将侄儿送来相府,向丞相报到。”

  杨修果然不凡。

  刚刚进门意外见到大伯后,稍稍有些慌乱。可他马上稳住心神,然后便是从容不迫、口齿伶俐。

  “你愿意入朝为吏?”荀彧马上问道。

  荀彧不想杨彪再打岔。

  “自然。我听成公子讲述了大汉的未来,包括‘君主立宪制’、‘科举制’以及如何治理大汉和为何要开疆拓土,便被吸引住了。

  “我弘农杨氏之所以能够崛起,皆因从汉立功。

  “我家数代,包括家伯在内,都位极人臣、尽心竭力地为大汉操劳,我自是不甘人后,也想为大汉出力。”

  杨修一番话说得忠心耿耿、铁骨铮铮,根本没注意到他大伯的脸色已经快要阴出水来了。

  杨彪怒道:“你才多大年纪,竟然敢说为大汉出力?”杨彪现在恨不得马上起身,一脚把杨修踹出门去。

  杨修搞不清楚状况,不知如何回答其父的责问。

  荀彧马上打圆场。“文先公,德祖已及冠,自是有自己的想法。”

  然后,他不让杨彪说话,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杨修:“哦?成公子把‘君主立宪制’和‘科举制’都讲给你听了?”

  “没错。而且这两制,不仅解了我心中之惑,还让我豁然开朗,看到了大汉的未来。”

  “德祖不妨当着令伯及各位大人的面,说说你的看法。”荀彧循循善诱。

  “与成公子一番交流,让我明白了,大汉之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农耕。

  “本来粮食产量就低,再加之士族豪强兼并土地。虽然士族豪强仓满囤实,换来的却是普通百姓食不果腹。

  “赤眉、绿林、黄巾,还有汉中的五斗米道,他们之所以能起兵造反,皆因百姓食不果腹,根本就没有活路。

  “而成公子的新农体系,已经在青州证实,百姓、士族及地方豪绅,完全可以共同富裕。

  “成公子身边的童子军中,有很多是来自青州士族。可他们说,成公子在青州实施了新农体系后,不仅百姓都有饱饭吃,士族乡绅的生活,也比过去提高了很多。

  “这也让我明白了,为何成公子在青州推行了新农体系,青州的士族却甘之如饴,只初始时闹了一下,然后就鸦雀无声了。

  “他们的生活比过去还好,为什么还要要闹呢?

  “而百姓有了饱饭吃,管他什么太平道、五斗米道如何蛊惑,百姓也不会造反。

  “所以,粮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