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体察民情的路上

  靖王回到了靖王府,第二天带子涵去衡州知府张良江那里。

  张良江正在办公,见王爷来了,吓得忙丢下笔跪迎王爷。

  “你继续吧。我来看看。”靖王说。

  “王爷,您在旁边一坐,下官就手抖,什么都做不好了。”张良江说,“您看,手还在抖呀。”

  “好好,我先到内室客厅等你。”靖王站起来。

  在张良江的客厅,丫鬟上茶。

  靖王环顾客厅四周。

  哦,这个客厅有意思,墙上挂的不是画就是字。

  好些都是张良江写的画的。

  还有一些是当下名家的真迹。

  靖王爷不懂这些,只是觉得很好看。

  “等张良江回来,向他要几幅字画回去,挂在靖仪阁,多好,一下子就档次高了。自己也算是扮高雅吧。呵呵。”

  “王爷,久等了。恕罪恕罪。”张良江再次跪拜。

  “起来吧,不必那么多理,反正你我也熟。”靖王说。

  “王爷,你和我虽然熟,但是你是王爷,下官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知府,礼数必不能少。”

  “好了。”靖王说,“说说近来衡州的状况。”

  张良江在书柜里掏出一本厚到比靖王在天柱山念的经文要厚的本子,翻开:

  “王爷,下官先说,咱们衡州的财政收入。今年财政总收入收入一百二十万九千一百二十两白银。总支出支出一百十九万一千一百十两,剩余一万八千一十两。”

  “还有一万多两结余啊,没超支也不错了。”

  “王爷,今年主要是在福利方面支出特别多。特别是福利院,王爷大仁大德,对孤寡老人,孤儿等,救助力度加大了,所以今年支出比往年多了很多。”

  “钱本来就是用的,能用在老百姓身上,那再好不过了。”

  “惩治贪官污吏方面呢?”

  “下官按王爷的旨意,成立了惩腐诫贪小组,专门审查贪污腐败的官员。今年抓获十个贪官,其中最高官职是县令。”

  “好。查到一个,就惩治一个,绝不手软。”靖王站起来,“不打搅你了。”

  “王爷,用完午膳再走吧。”张知府挽留靖王。

  “不了,我在外面吃。”靖王鼓励张知府,“干得不错,继续努力。”

  “为报答王爷知遇之恩,下官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靖王和子涵出了衡州府。

  在哪里吃饭饭呢?好久没下馆子吃了。

  “子涵姐,到酒楼吃啊。”靖王笑着说。

  “好嘞。我也很久没吃酒楼了。”

  找了一间在衡州最高档最豪华的酒楼上了。

  食客中,好多人认识靖王,本来吵吵闹闹的酒楼,立即鸦雀无声了,都低头闷声吃,不敢大声喧哗了。

  酒楼老板听说靖王来他酒楼吃饭,吓得急急忙忙跪拜接待。

  “大家不要那么拘谨,我也是普通老百姓,和你们一样啊。”

  “谢靖王。”所有人都抱拳施礼,然后低头吃饭喝酒。

  后来,这些见过靖王的食客都在吹:

  “我和靖王一起吃过饭,你们能吗?”

  “你就吹吧,靖王能和你这种无名之辈一起吃饭?做梦也要看时候。”

  食客急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不信你们去问问酒楼楼板,当时在场的食客们。”

  靖王吃完,叫老板买单,

  但老板无论如何都不敢要。

  靖王只能按大概的数目放了银子走了。

  这下酒楼老板又发达了,立即叫人做了牌匾:

  “靖王驾临本店品尝美食”。

  听到靖王都来吃,一下子涌来无数食客。

  老板喜笑颜开了。

  靖王和子涵又去了岳州府。

  目的和去衡州府一样。

  越州府向靖王汇报了财政情况和民情,都很好。

  靖王还下去各个乡镇走走,体察民情,都不错。

  耕田的耕田,捕鱼的捕鱼,伐木的伐木,采石的采石,织布的织布,经商的经商,做工艺品的做工艺品……

  各行各业,井井有条,到处传颂靖王的功德。

  甚至还出现了“靖王庙”。

  但这些是民间自发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靖王的崇敬,靖王爷也不能太多责备。

  在官道两旁,全是绿油油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靖王和子涵骑马回衡州靖王府,他得意极了:

 &emsp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