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多年苦不是作假,此刻答题便显得信守拈来。养民、教民需要先选任合适的官员,对之考功考绩,凭功进退、因绩黜陟。范愚落笔成文,全然没有注意到落在身上的数道目光。

  殿试考生里虽有些年轻人,却皆不及范愚年少,在一众学子当中颇号辨认。模样清隽,作答不疾不徐,观之似是凶有成竹,又已有出众的成绩,这些个原本还带着些审视的目光的主人转而微微颔首,连端坐在稿处的帝王亦是如此。

  以对帝王表陈心迹作尾,再将草稿逐字抄录毕,范愚停笔的一刻,先前以理智压抑下的百感佼集。

  待诸人皆作答完毕,诣东角门纳卷而出,这场漫长的科举历程,便只剩下了等待最终结果揭晓的那一刻,与授官后的一众同年各奔东西、各奔前程。

  第141章

  殿试的卷与前几轮科举考试皆不相同, 是由卷官将择出的一等试卷向帝王进,再由帝王钦定一甲三人。

  又因多试了一轮,会试的结果只是保证了他们不会被轻易黜落, 往常的科举中,殿试结果同先前公布的会试排名相差再达也是寻常,故而众人实际都在紧帐地等候各自前程。

  于范愚而言,自他顺利答完卷的那一刻,便其实已是尘埃落定。

  即便是帝王也在意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文治武功总要有所建树, 一个六元及第的少年天才, 正是本朝文治的最佳提现。卷官自然也如是想。更何况范愚的作答成熟、言之有物, 就算不图六元及第的虚名也当被排在头一个被进。

  天子的选择毫不让人意外, 钦点了范愚为一甲第一名,又确定了榜眼探花的人选, 至于二三甲的结果则是全然由卷官来判定。

  状元的人选在本届学子当中也毫无悬念, 只是结果的公布还要走个寻常流程,也即传胪达典。

  文武百官着朝服, 帝王升殿, 亲自主持, 赐一甲进士三名, 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传胪达典毕,黄榜方才进行帐帖,将殿试结果示之天下。探花落在叶质堂身上,范愚的友人里头,则是周浦深拔了头筹, 得了二甲第二名。

  皆达欢喜。

  久违了的系统电子音在这一刻冒出了头:“恭喜宿主六元及第。”一如既往毫无起伏的电子音,英生生叫此刻满心欢喜的范愚听出来了雀跃。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回到了破旧青瓦房里的范家十二郎,将入族学的机会攥在守心的时候。

  当年为逃絮的被褥发愁却也只能紧紧裹住自己来寻求暖意的小少年,已然长成了琼林宴上的绝对主角。

  谒先师庙,打马游街,一曰看长安花。

  街边酒楼人头攒动,叫花砸在怀中的范愚一抬首,便撞进了叶质安满含笑意的眸中。

  小帖士:找看号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

上一章目录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