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56章 元景破陕威名震 诏书突至心郁闷

第56章 元景破陕威名震 诏书突至心郁闷

  王玄谟出营北望,那晚月色虽明,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心头一紧。

  只见尘土飞扬,乱作一团,那气势扑面而来,惊得他心都快跳出来了。

  他连忙转身跑回营帐,大声传令,让全军立刻撤退。

  将士们早就没了斗志,一听到撤退的命令,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回跑,生怕跑得慢了。

  王玄谟也顾不上许多,翻身上马,催着马儿飞奔,心里只恨爹娘没给自己多生两只翅膀,好一下子飞回江东去。

  魏兵在后面紧追不舍,趁着宋军混乱,一路乱杀。

  宋军后队的将士们,一个也没逃掉,全都被魏兵杀光了。

  前队的人马也大多逃散了,一路上丢弃的军械,堆得跟小山似的,眼睁睁地看着都落到了魏人手里。

  再说垣护之,他还在石济呢。

  得知魏军渡河的消息,他正打算写信给王玄谟,约定一起夹攻魏军。

  没想到王玄谟这么不争气,还没打就先跑了。

  魏人夺了王玄谟的战舰,反过来截击护之的归路。

  护之又惊又愤,他咬咬牙,把百艘战船列成一字队形,横着驶回来。

  走到中流的时候,被魏军的战舰拦住了。魏军的战舰连贯着三重铁索,用巨锁锁着,看上去牢不可破。

  护之先拿起长柄巨斧,猛地一劈,劈断了一重铁索。

  部众们也纷纷效仿,你斩我砍的,不一会儿就把三重铁索都攻破了。

  他们越过魏军的战舰,继续南下。

  魏人见他们来势凶猛,也不敢阻拦,就让他们冲过去了。

  各船大多都安然无恙,只失去了一艘船。

  这时候,萧斌还在碻磝呢。

  他听说魏主来援,就命令沈庆之率兵五千,去救王玄谟。

  庆之听了,却摇摇头说:“王玄谟的士众都疲惫不堪了,根本不值得一战。

  敌寇已经逼近了,五千人哪里够用啊,还不如不去呢!”

  萧斌却不听他的,强令庆之驰救。

  庆之没办法,只好出城。

  刚走了没几里路,就看见王玄谟狼狈地奔回来了。

  庆之心里明白,再往前走也没用了,只好中途折回,和王玄谟一起去见萧斌。

  萧斌一看见王玄谟,就气不打一处来,当面责备他,还说要把他处斩。

  庆之一看情况不妙,连忙谏阻道:“魏主拓跋焘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是王玄谟所能抵敌的?

  您要是杀了战将,反而示弱于敌,这可不是明智之举啊!

  希望明公您能够慎重考虑!”

  王玄谟的罪确实该死,但这时候杀了他也不是个办法。

  萧斌听了庆之的话,怒意才渐渐消解了一些。

  他叹了口气,说:“那好吧,我们再来议议如何固守碻磝。”

  庆之摇摇头,说:“现在青、冀两地都虚弱不堪,我们却想坐守这座穷城,实在不是个好办法。

  如果敌众东趋,青、冀两地恐怕就不是我们的了。”

  萧斌正打算回到他的驻地,恰巧这时候,皇上的诏使赶到了。

  诏使传达了皇上的命令,让萧斌他们留在碻磝,再图进取,别急着回去。

  庆之听了,对萧斌说:“将在外,君命有时候是可以不受的。

  这诏令从远方来,可能还不太了解这边的实际情况。

  今天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行事,不能完全按照诏令来。”

  萧斌想了想,回答说:“那还是等大家商量商量,再决定怎么办吧。”

  庆之一听,急了,提高声音说:“节下您这儿有个范增却不用,光议论有什么用啊?”

  他这是把自己比作范增,想让萧斌重视他的意见。

  萧斌笑着对旁边的人说:“没想到沈公还有这学问,知道范增的故事呢。”

  庆之更着急了,声音也更厉害了:“众人虽然知道古今的事,但还不如下官我这耳朵听到的多呢。”

  最后,萧斌决定留下王玄谟戍守碻磝,申坦、垣护之据守清口,自己则率领诸军返回历城。

  话说回来,这之前宋主已经出兵了,他命令徐、豫两位亲王分道发兵,还任命了他的第六个儿子随王刘诞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为了加强雍州的防御,宋主还暂时停下了江州军府的事务,把所有文武官吏都移到雍州,由刘诞统一调遣。

  刘诞接到命令后,马上开始行动。

  他派了中兵参军柳元景、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曾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庞法起等人,从西北方向进军,攻打卢氏县。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斩了魏县令李封,然后任用城中豪民赵难做县令,让他引导军队前行。

  接下来,他们又进军攻打弘农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