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79章 巴陵固守侯景败 建康将复风云涌

第179章 巴陵固守侯景败 建康将复风云涌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统领各路兵马前往巴陵。

  大军刚走到半路,就传来郢州失守的坏消息。

  王僧辩眉头一皱,立刻下令全军在巴陵驻扎,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向萧绎报告军情。

  萧绎收到消息,沉思片刻,提笔回信:“敌军乘胜而来,必定会向西进犯。

  你不必主动出击,只需固守巴邱,以逸待劳,必能取胜!”

  他放下笔,转头对身边的谋士们说道:“侯景如果水陆并进,直扑江陵,那是最上策;

  如果占据夏首,囤积粮草,也算中策;

  但如果他傻到全力攻打巴陵,那就是自寻死路!”

  谋士们纷纷点头,有人问:“殿下为何如此笃定?”

  萧绎微微一笑,解释道:“巴陵城虽小,但易守难攻。

  王僧辩善于防守,侯景久攻不下,粮草耗尽,再加上天气炎热,瘟疫蔓延,他的军队必定崩溃!”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萧绎深谋远虑。

  萧绎心中暗想:“看来老天是要让我坐稳这个位置啊!”

  他随即下令,调罗州刺史徐嗣徽、武州刺史杜崱各自率兵增援王僧辩。

  王僧辩收到援军消息,心中稍安,对副将说道:“殿下果然料事如神,我们只需坚守,侯景必败!”

  副将点头:“将军放心,巴陵城防坚固,将士们士气高昂,定能守住!”

  就这样,王僧辩稳守巴陵,静待侯景大军到来。

  而萧绎的援军也正快马加鞭,赶往战场。

  侯景派丁和镇守夏首,又令任约直扑江陵,自己则亲率宋子仙等猛攻巴陵。

  他三路并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已犯兵家大忌——分兵则弱,何况他主攻巴陵,更是下策。

  巴陵城上,僧辩早已严阵以待。

  他命士兵偃旗息鼓,城头静悄悄的,仿佛无人防守。

  侯景的轻骑冲到城下,高声喝问:“城里是谁在守?”

  僧辩让士兵回话:“是王领军!”

  骑兵又问:“为何不速速投降?”

  守卒冷笑一声:“你们尽管去打荆州,这座小城不值得你们费心!”

  骑兵回去禀报,侯景眉头紧锁,心中生疑。

  他总觉得不对劲——巴陵城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不安。

  此时,宜州刺史王琳正协助僧辩驻守巴陵。

  他的兄长王珣,曾镇守江夏,后来投降了侯景。

  侯景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他命人反绑王珣双手,押到城下,厉声喝道:“王琳!你兄长在此,还不速降?”

  王珣被推搡着,踉跄几步,抬头望向城头,声音颤抖:“弟弟!大势已去,何必顽抗……”

  城上士兵屏息凝神,等待王琳的回应。

  王琳厉声喝道:“兄长奉命抗敌,不能以死报国,还敢来骗我?”

  他话音未落,已弯弓搭箭,直指对方。

  王珣顿时面红耳赤,羞愧地退了下去。

  此时,侯景正率领士兵疯狂攻城。

  他们如潮水般涌向城墙,喊杀声震天。

  突然,城中梆子声骤响,战鼓雷鸣,守军旗帜招展,箭矢和石块如暴雨般倾泻而下。景的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伤亡惨重。景见势不妙,只得下令撤退。

  僧辩站在城楼上,神色从容。他身穿宽袍大袖,乘着车驾巡视城防,丝毫不显慌乱。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下令守军奏乐助威,鼓声悠扬,仿佛在嘲笑城下的敌军。

  侯景仰头望去,心中不禁叹服:“此人临危不乱,真是劲敌!”

  然而,侯景并未放弃。

  他披甲执锐,亲自在城下督战,指挥士兵轮番进攻。

  僧辩则不断派出奇兵,与景周旋。

  双方你来我往,战况激烈,但景始终未能攻破城池。

  此时,湘东王绎召见武猛将军胡僧佑,郑重嘱咐道:“敌军若从水路进攻,你便以大舰迎击,必能取胜;

  若他们只敢在陆上作战,你就直接率军前往巴邱,不必与他们纠缠。”

  僧佑领命,率军抵达湘浦。

  正巧,景的部将任约也率军赶到。

  僧佑远远望见敌军,眼珠一转,故意装出畏惧的样子,下令避让,改走他路。

  任约见状,得意地对手下笑道:“看来敌军怕了,我们追!”

  僧佑心中暗笑,继续佯装退避,实则已布下陷阱。

  任约率军急追,直抵羊口。

  远远望见僧佑的部队,他高声喊道:“吴儿!还不早降?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