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91章 陈蒨继位朝纲立 高洋作恶民怨积

第191章 陈蒨继位朝纲立 高洋作恶民怨积

  陈蒨被迎入中书省,杜棱等人跪地请求他继承皇位。

  他却连连摆手:“这怎么行?

  我哪敢当此大任!”

  这时,大将侯安都大步走进来,直截了当地说:“殿下,如今国不可一日无君,除了您,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您得顾全大局,别拘泥于小节了!”

  陈蒨听了,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既没答应,也没拒绝。

  侯安都见状,知道不能再拖,转身就往外走。

  他直奔大殿,召集文武百官,高声说道:“请章皇后下诏,立临川王为帝!”

  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先开口。

  为什么?

  原来,先帝陈霸先在位三年,太子陈昌被北周掳走,至今未归。

  陈霸先一直盼着儿子能回来,所以迟迟未立新储君。

  直到临终前,他已口不能言,竟连继承人都没指定。

  一代枭雄,临死前连传位之事都未安排妥当,真是可叹!

  中领军杜棱等人见状,只得直接面见章皇后,恳求道:“国不可无主,请立临川王为帝!”

  章皇后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点头道:“……就依你们所言吧。”

  这皇后啊,到底是个妇道人家,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

  她一会儿想着亲生儿子,一会儿又觉得临川王主动让位挺懂事,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是做不了决定。

  朝堂上那些大臣们早就摸透了皇后的心思,可谁也不敢先开口。

  这时候,侯安都实在看不下去了,“啪”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现在天下还没太平呢,哪有工夫去接远在边疆的皇子?”

  他瞪着眼睛,声音像打雷一样响,“临川王为国立下大功,就该他继位!

  谁要是有意见——”

  说着“唰”地拔出佩剑,“先问问我的刀答不答应!”

  这一下可把满朝文武吓坏了。

  那些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缩着脖子喊:“侯将军说得对!”

  “就该这么办!”

  侯安都收了剑,转身就往内宫走。

  见到章皇后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娘娘,请把玉玺交出来吧。”

  皇后脸色发白,手都在抖。

  她心里明白,这会儿不交也不行了。

  只好颤巍巍地把传国玉玺捧出来,递给侯安都。

  “去叫中书舍人拟旨。”

  皇后有气无力地吩咐道,“今天就颁布新君继位的诏书。”

  诏书说:“上天不仁,降下灾祸,大行皇帝突然驾崩,举国哀痛,百姓如丧至亲,悲痛至极。

  诸皇子年幼,归国无期,须立贤明君主以安定天下。

  侍中安东将军临川王蒨,乃皇室血脉,功勋卓着,德才兼备,众望所归,宜继承大统,使宗庙有继,万民安宁。

  我(未亡人)苟延残喘,饱经忧患,感伤难抑。特此宣告!”

  临川王陈蒨接到章皇后的诏令时,心里直打鼓。

  他搓着手对身边的大臣说:“这皇位,我实在不敢当啊!”

  大臣们却齐刷刷跪了一地:“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以社稷为重!”

  推辞再三后,陈蒨终于迈进了太极殿。

  登基那天,阳光照得金銮殿闪闪发亮。

  他颁布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大赦天下,老百姓听了都拍手叫好。

  “先帝的谥号定好了吗?”

  新皇帝问礼部尚书。

  “回陛下,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高祖。”

  陈蒨点点头,又下令尊奉章氏为皇太后,立自己的发妻沈氏为皇后。

  朝堂上,侯瑱升了太尉,侯安都当上司空,杜棱成了领军将军。

  文武百官都加官进爵,个个喜气洋洋。

  两个月后,先帝下葬万安陵。送葬的队伍排成长龙,百姓们站在路边窃窃私语。

  “听说先帝打仗可厉害了,总能出奇制胜。”

  “是啊,可惜......”

  说话的人突然压低声音,“这皇位来得不太光彩。”

  确实,陈霸先是个能人。

  他当皇帝后,政令宽厚,自己过日子也特别节俭。

  有次御膳房多上了几道菜,他当场就皱起眉头:“撤下去!

  朕用不了这么多。”

  身边的太监小声提醒:“陛下,这已经是减了又减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