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秦:从扶苏狱友到帝师> 第21章 想必是出了大事?

第21章 想必是出了大事?

大秦会永久传世?

  这一点江辰觉得还是有待商榷的。

  尽管阻止了短命的命运,这是值得庆祝的,但是历史发展的轨迹是难以彻底改变的。

  不过这些想法就不必说出来打击年轻的士气了。

  出了天牢,嬴政感受到轻柔的秋风拂面,心情舒畅。

  那曾经让他头疼的六国贵族问题终于在江辰的建议下找到了解决方法。

  这一潜在的巨大隐患总算是可以化解了。

  然而欣喜之中仍有一些不甘心:自己苦思冥想了整整一天一夜,也没能找出好的办法;

  怎么到江辰这里,寥寥几语就有了答案?

  作为大秦始皇帝,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改革制度,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难道这些都比不上江辰吗?

  但他又想起了这几天里从江辰那里学到了很多,看着蒙毅对江辰敬佩的目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以及那不孝的儿子扶苏居然也开始崇拜起江辰来。

  尽管心中仍有些失落,但他不得不承认:

  或许,真的是比不上江辰。

  罢了,跟那种天生聪慧的人相比本来就没有意义。

  自己是大秦始皇帝,功勋卓着早已超越三皇五帝。

  何必去跟这么年轻的江辰比较?

  那是以强欺弱。

  想到这里,嬴政的心情又重新愉快起来。

  嬴政带着蒙毅以及几名虎贲卫士,径直朝咸阳宫而去。

  ……

  始皇帝离去之后,天牢中依旧静谧。

  今日讲学结束后的江辰已经躺在稻草堆上休息,闭着眼似乎进入梦境。

  而对面的囚室前,扶苏正专注地在竹简上镌刻文字:

  “儿臣扶苏,恭祝父皇安康。

  入狱已过半月,在这昏暗无光的地方,儿臣有空反思过去与父皇争执的时刻。

  心境平静后,儿臣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以前质疑父皇之策时,实乃年少无知;父皇的举措都是为大秦万世之业考虑,令儿臣深感羞惭。

  ……近日,儿臣反复思考,如何将六国贵族收归麾下以减少对大秦的抵触之心,终于有了些许思路,现愿呈此谏言与父皇知。”

  ……

  与此同时,在关中的大地之上那座宛如盘踞黑龙般的咸阳宫内,始皇帝归来并迅速发布了一道命令,整个咸阳城随即忙碌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所有的三公九卿匆匆赶到宫殿。

  章台宫外,李斯目睹一个个同事快步赶来,内心疑虑丛生:

  陛下为何如此急召?想必是出了大事?然而,左丞相李斯为何竟毫无所闻?

  突然想起之前皇帝提及的一位关于中原农耕文明与北境游牧部族关系,并给出平息匈奴威胁方案的人才——那位被皇帝称为绝世聪慧的人物。

  莫非是与此有关联?

  他陷入沉思之中,连身边陆续抵达的同僚问安也没注意到。

  没过多久,所有大臣均到齐,在李斯和武成侯王翦的带领下向章台宫进发,步伐整齐地穿过庄严宏伟的皇宫大殿,恭敬无比。

  堂陛之上的嬴政穿着象征至高无上的冕旒衮服。

  朝臣们感受着他散发出的肃杀气氛无人敢直视。

  无论是身居高位的李斯还是威名远播的老将军王翦也不例外。

  众人来到水桥前列队,一同拜倒在始皇帝面前,喊道:“臣等参见陛下!”

  嬴政神情如故难以捉摸,眼神扫过下方百官群,他深知虽然灭掉了其他六国,一统华夏,但如今的朝堂依旧有着大量源自于旧国之人,这使他不得不警醒——若想让秦朝长治久安,则需尽快将那些六国贵族纳入帝国大家庭。

  想到这里,他挥了挥袍袖,低沉地开口。

  “起身吧。”

  “臣等感激陛下洪恩!”

  众朝臣手持笏板,缓缓站直身体,但没人敢正眼看向龙椅上的 ** 。

  嬴政对他们的谨小慎微早已习以为常。

  即便是他自己的子女,也无不敬畏有加。

  唯有扶苏,那个深受儒家影响的长子,常常公然质疑他的决策。

  “自大秦统一以来,已过一年有余。”

  “今年,朕调派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迁移数十万犯人及百姓到北境修建长城抵御匈奴。”

  “江山已现安定之势,逐步走向和平。”

  “老百姓不再饱受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争的苦难。”

  “这一切,既是诸位大臣与勇士们的功劳,也是我大秦雄师的努力成果。”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