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孔明的联姻建议

  “啊???”

  诸葛亮张大嘴巴。

  饶是他聪明绝顶,也没想到主公在此时竟提出这么个离谱的要求。

  而在刘备看来,孔明先生为我父子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恩深似海,义重如山!

  前世他把独子长孙都给了咱老刘家,今生咱老刘家怎就不能帮他添几个儿孙?

  这合情合理,也天经地义!

  灵儿如若争气,生出了一两个男孩,那是帮孔明先生解决了多大的后顾之忧!

  这在诸葛亮看来,却觉得相当的不合适。

  “主公,切莫拿此事做玩笑啊!另外,亮已有妻室,甚恩爱之,不宜另娶。”

  “无妨无妨,乃令小女为侧室,灵儿乖巧伶俐,身体康健,又懂事听话,知书达礼。凡事定能以妻主为先,不会让军师为难。”

  “主公啊,令嫒乃宗室之女,怎可与我这乡野村夫为侧?”

  刘备诚恳道:“我刘备自诩有识人之能,知军师乃不世之才。小女能侍奉先生,在备看来,乃是她的福气。”

  这是刘备的真心话:

  上一世灵儿既被曹贼掳去,定然身世凄惨,郁郁而终。

  今生若能服侍孔明这等人杰,可不真是她的福气?

  从女儿的角度讲,给诸葛亮这等俊伟之人当侧室,也比给某些歪瓜裂枣,老态龙钟,又或是品行不端的士族子弟做正妻还要好得多。

  况且,这还不是简单的还礼,这是报恩!

  “我也理解……”

  刘备真挚的给诸葛亮解释:“我知军师心忧无嗣,这才请过继兄长之子为嗣,实乃无奈之举,并非所愿也。

  我也会严加教导,绝不许灵儿逾矩失仪,只为助先生绵延子嗣耳!一旦灵儿有子,亦可继在尊夫人名下,既是军师血缘,定与夫人也更为亲近。先生何不考虑一二?”

  诸葛亮听闻这一席话,确定主公真不是在开玩笑,他是真把什么问题都给你想好了。

  “主公啊,亮苟活至今,从未曾听说汉室宗亲之女,与他人为妾啊!”

  “无妨无妨,既有父母之命,又何须在意那些繁文缛节!我名为汉室宗亲,早年还不一样给人织席纳履,搓草编麻。”

  刘备说的真诚坦率。

  诸葛亮却觉得万不能接受。

  “承蒙主公厚爱,亮实感激不尽。

  如今大业当前,亮愿将心力全然倾注于辅佐主公成就霸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亮之子嗣之事暂且搁置一旁,待主公大业功成之时,天下归心之日,亮再做此打算不迟也。

  此婚配打算,亮绝难受之。”

  诸葛亮意在以霸业之心,说服刘备勿在此事多费心思。

  可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刘备心里却愈发担忧。

  回想阿斗所言:孔明就是因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帮自己匡扶汉室之大业上,才耽误了自己绵延子嗣。

  前世如此,今生岂能还让先生如此?

  只是,诸葛亮的几番相拒,也让刘备明白:先生才高行洁,自有人家的原则和底线,不可强人所难。

  刘备思量过后,给出一个委婉的方案:

  “先生既不娶吾之小女,也无妨!待江陵迁民事毕之后,我于江陵物色些良女,另请尊夫人挑选,可先言明只为先生嗣后,若出子嗣,记挂在尊夫人名下,既不让夫人失了体面,也不让先生左右为难。”

  “这……”诸葛亮为难苦笑。

  其实,刘备洞察人心,某些事情他猜测得一点不错!

  比如:诸葛亮乃士族子弟,确实非常在意子嗣之事。

  他和黄月英结婚多年,只生了一个女儿,就再无子息动静。

  人皆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再过几年,便将而立。

  若还是无子,以后便愈发艰难。

  旁人闲言碎语不说,自己也难以心安。

  这一点,老来得子的刘备比谁都感同身受。

  其实,黄月英也曾想过,趁夫君年轻,纳一房妾室,生个儿子,好好培养,也了他却了这桩心事。

  但诸葛亮考虑到与黄月英夫妻和睦,相濡以沫,又怕伤了她的心。

  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总不能一直没儿子啊!

  后来,为求子嗣,诸葛亮想出一个折衷的办法:

  写信给大哥诸葛瑾,请收其次子诸葛乔为嗣。

  起初大哥也是为难。

  然架不住诸葛亮一次一次的软磨硬泡,终于决定等诸葛乔再大几岁,便过继给诸葛亮为子嗣。

  然而继子毕竟有别于亲生。

  诸葛亮不说,刘备也知道他心中必会遗憾。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