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莲说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 第111章 关羽临途拆锦囊,鲁肃单人入襄阳

第111章 关羽临途拆锦囊,鲁肃单人入襄阳

  关羽一战功成,夺得两郡,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想到怀中三枚锦囊,未用军师半个字,不免更加得意。

  狂傲决定:

  “待某归襄阳,将三枚锦囊完好还于军师,看军师有何话说?”

  然而,至往江陵,又觉有些不妥。

  人家军师送我三枚锦囊,乃为助我克敌制胜之良策,护我周全之妙计,我却故意炫耀战绩,偏不拆锦囊而回之……

  关羽愈发愈觉得这么做不妥。

  行至江陵,关羽终于做了个能近取譬的决定。

  他决定拆开锦囊,以不负军师良苦用心。

  若军师垂询,可对曰:“蒙军师锦囊提点,方获两郡之胜绩!”

  关羽笑了笑,遂拆第一个锦囊。

  打开一看,上书十计,以蝇头小隶书写,每一计均可助其夺取零陵。

  这十计皆精妙绝伦,环环相扣。

  其中便包含关羽引水灌营之计。

  关羽既欣赏又感动,抚髯道:“孔明先生不愧大才,吾引水灌营一策,以为独到,不想先生早已谋划周全!”

  遂拆开第二个锦囊,上面只有诸葛亮写下的一行字:“亮揆度自以桂阳之兵抵抗云长,亦不能敌之,故无计也。”

  关羽见此囊,抚髯哈哈大笑。

  那种感觉,就好像被欣赏的朋友开了个有趣的玩笑,令关羽心中倍感温暖。

  可接下来,关羽又感诧异。

  这两个锦囊便对应着零陵与桂阳二地。

  这第三个锦囊又写着什么呢?

  他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打开了第三个锦囊。

  锦囊中亦是一段手书:

  “云长熟读兵法,才略过人,必不恃吾锦囊之策,而轻取此二郡。

  然云长又深明大义,待夺此二郡之后,定会于江陵佯拆此三枚锦囊,以顾全吾之颜面。

  于此,吾向云长致谢,亦向云长称贺。

  襄阳已陈嘉肴美酿,恭待云长将军奏凯归来。”

  关羽怔住,拿着这封手书久久说不出话来。

  旁边周仓询问:“君侯,怎么了?”

  良久,关羽长长的感慨一声:“卧龙先生,真神人也!”

  ……

  此前,刘备与黄忠奔赴长沙。

  长沙太守刘磐闻二人将至,出城十里相迎。

  相见之下,并无繁言缛语,刘磐即刻拜道:“叔父既已作古,磐愿率长沙军民,奉刘皇叔为主,以安黎庶,共图大业。”

  刘备甚为感动,当即扶起刘磐:“公之大义,玄德铭记于心。吾必当竭尽全力,与诸君一道,兴复汉室,救万民于水火,还天下以太平。”

  仍令刘磐为长沙太守,主持长沙军政要务。

  但是告诫刘磐:“将军,今曹操势大,且有挥师南下之意,切不可与江东起龃龉之争。”

  刘磐拱手相问:“若太史慈提兵前来,当以何策应之?”

  刘备神色沉稳,轻抚长须,和声答曰:“吾当亲书一函与太史慈,使两家暂且罢兵,莫要相互攻伐。”

  遂致亲笔书信一封与太史慈。

  太史慈得刘备书信,心中感动不已,喟然叹道:“刘使君竟犹记吾太史慈也!”

  适值江东正处观望之态,暂无兴兵之举,太史慈遂修书回复刘备,言:“愿谨遵使君之命,与长沙互不侵凌,保境安民。”

  而后,回襄阳等候关羽归来。

  可当刘备抵达襄阳之时,却被告知,江东使臣鲁肃吊丧刘表,已来多日,正于驿馆相侯。

  刘表怎么说也与江东有杀父之仇。

  今鲁肃来吊丧,怕是别有所图。

  得知这个消息,刘备并未立刻去见鲁肃,而是先见诸葛亮。

  “军师,鲁肃此来,当何以应之?”

  诸葛亮呵呵一笑,缓言道:“鲁肃此番前来,意在窥探荆州局势。今主公与刘琦公子已稳据荆州,江东纵有觊觎之心,亦不敢妄动。且其忌惮曹操势大,恐遭兵锋侵袭,故而欲与我等联合,以求自保。”

  刘备抚髯点头,脑海中又想起阿斗的话。

  昔日与江东结盟,确然抵挡住曹操。

  然孙权、吕蒙竟趁云长攻打襄樊之际偷袭荆州。

  我为兄弟报仇雪恨,却命丧白帝城,徒留这一堆烂摊子给军师。

  如今又要与江东再度联合,刘备心中不禁泛起阵阵寒意。

  可念及自己死后,军师为存续蜀汉这一线生机,忍辱负重,毅然再与江东修好。

  我又有什么可介怀的呢?

  想到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